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其實近來我們談整個投資策略的時候,我們都是用一種制高點來談。那就是到底現在是國際的新局勢是怎麼樣子,因為你必須要了解這種國際的新情勢才有辦法去做投資,因此像在今天的這種大盤,因為缺乏外資的大量介入,今天的盤一直都是所謂的比較消極的盤,都是走跌深反彈。這就是希望等到外資回來,再來帶出一個明顯的方向。但投資人有需要跟著這些利多利空跑來跑去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多人一直在短線的轉折、進出花上很多功夫,這其實是錯誤的。連國內的期貨天后都說她做期貨的進出依據不是靠技術面的分析;那在個股方面,窮忙什麼勁?外資是一個最典型很會看全球局勢的投資者,全球趨勢對外資來講才是最重要的考慮,他們看技術分析嗎?沒有!那你在窮忙什麼勁?所以可見現在網路上一大堆人忙著這些短線操作都是錯誤的。因為你的所謂研究成果,外資一天之中就會把你打斷了!所以你必須去研究外資最在意的“全球局勢"。

例如現在台灣比較少講的,所謂巴黎氣候協定在外資來講就是非常重要的操作依據。尤其中國在近20年來都是影響全球資金大轉向的主要驅動者。最近以來中國許多以人口為基礎的產業(例如手機)的消費量已多超過美國,因此中國的動靜都會成為許多產業決定是否投資,資金決定是否大轉向的重要依據。中國目前的情況其實就是在壓抑一些傳統的產業,要他們去產能。中國正在改變需求的方向,因此資金也正在改變方向。甚至目前的這種新方向的出現已經變成不只是中國了,而是全世界了。我說投資的要點並不是在每天看那些大盤的表演,也不是在看每天的一些消息所帶來的衝擊,那些東西對於投資人來講都只是一個很短線投機的參考而已。對於這些所謂投機的參考你既賺不到大錢也沒辦法因此改變你的將來。如果沒有這種氣度的話你會在這種利多利空的短線漩渦中跑來跑去而身不自主。沒辦法走出一個光明大道,因為在短線中不時的會有好消息也會有壞消息那麼怎麼辦呢?而在技術面上稍微一個轉折,你可能就會被嚇出場了。那如何賺錢?你根本無法這檔股票是賺10倍或賺10%,因為一拉回,你就趕忙出場!

所以要賺大錢的答案就是不要去管好消息也不要去管壞消息,你只要注意現在全球的局勢需要怎麼樣子的產業出來帶領這樣子就好了。然後就是注意大形勢對於產業是不是有明顯的影響(所謂明顯的影響其實就是表現在公司出貨的增加,獲利的成長或價格的上漲),那麼對於平常的多空消息就不必太過在意了,這才是你要在股市中能夠賺大錢的一個真正的方法。而不是每天追著利多消息利空消息不斷的跑來跑去。

近日石油價格已經逐漸的穩定,與我當初在巴黎協定出爐的時候所講的大致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巴黎協定事實上是對石油的最大的利空,因此巴黎協定出來以後反而是石油最大利空出盡的時候。所以最近美國的股市應該是趨於上漲的情況居多,那麼相對來說台灣股市也不太容易下跌。當然台灣股市還有總統選舉的不確定性存在,當然所謂的不確定性指的不是誰會當總統,而是說還有什麼變故會出現,尤其當中國國民黨還有龐大的黨產可以利用而過去的記錄又不是很好的時候,例如宇昌案,因此台灣股市較難預料。其實我們也會建議大家在選舉前做好安全措施,以免變故出現時措手不及。在這種情況之下新年以後外資會逐漸回籠,但面對著大選的即將來臨,內資反而會在1月份的上半段趨於保守,因此中小型股會有意義的變動恐怕還是要等到大選結束之後。而大選後是否有重大變數就要看立法委員的選舉結果了。國民黨若不到1/3席次,那麼大變動可能不會有,否則國民黨將趁最後機會大改變。

不過外資比較不會在意這些,因此之後的一段時間恐怕仍要看外資臉色。因此全球的局勢又會變成台灣外資的操作依據了。因此大家還是要多多注意全球大趨勢了。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剩下這幾天在外資還沒有真正回來之前本土資金的操作在一些重要的股票中間是不具有真正的效力的。雖然多數的股票他都是內資的天下,但是真正的重要股票還是需要外資來加入比較有說服力(對市場投資人),為什麼?所謂重要的股票並不見得指的是權值很大的股票而是指與國際行情接軌的股票。例如電動車的股票和太陽能的股票。這些股票的權值都不大。但卻是與國際的股票有明顯的互動關係,例如康普是松下旗下的供應商而松下則是全世界最大的電池供應商,那麼康普地漲跌就具有非常明顯的指標效果。當然太陽能也是另外一個例子。因為美國的股市上的太陽能股可以說天天不斷的上漲,因此太陽能股的漲跌就必須要靠外資的積極參與才能印證他的有效性。

 

因此我們今天要談的就是對於2015年操作的回顧。2015年對我們來講是相對的一個非常豐收的一年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我們一直抓著全球大趨勢的稜線在走,所謂的稜線就是在爬山的過程中的攻山頭的最接近距離。而這裡指的就是最重要的關鍵線。因為你如果沒有弄清楚全球大趨勢的稜線,那麼就很難去抓出重要的股票主流何在?這樣子的結果之下那就只能變成不斷的利用所謂的技術分析與應量價關係來找股票,那麼這樣子的股票就頂多只能為短線操作所用,而不是中長線投資人最適合股票。

 

這就是說你只能賺到短線的錢,而沒辦法賺到長線大漲數倍或數十、百倍的獲利。2015年我們能賺到累計250倍的獲利,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了這條全球大趨勢的稜線。舉例,像第一季既沒有電子股的關鍵利多,也沒有原物料股的關鍵稜線出現,因此我們就知道這種產業不是重點股票或產業。能夠在第一季賺到百和的七倍獲利,重點就是在於我們從2010年開始到今年就一直掌握住越南概念股的全球大趨勢。我們只要一直延續此脈絡下來就可以抓到下面的每一檔精華股票!

 

因為我講過每一次的全球大趨勢都一定有前後的脈絡。像2001-2010年的原物料股為什麼我們可以從2002年起漲的鋼鐵掌握到2008的東鹼與2009-2010年的潤泰全(7倍多)?那是因為在這段期間中國的大建設的發展過程有其一定的脈絡,不會一下子從房地產起漲跳到炒黃豆價格。只要知道前面的開端,就可以知道後面的產業或股票何在。那就很容易找到會大漲的股票。

 

所以在第一季的時候我們最主要的股票就是像百和、豐泰、利勤這些股票這些都是屬於第二輪的越南概念股,他是繼儒鴻與東隆興之後一定會上漲的股票(而東隆興我們已進出過),尤其是百和,他有著承先啟後的功能,因為他從2013年就緩慢的上漲然後2015年他又是引導利勤、豐泰之後的宏益、得力、宜進這些股票的關鍵。所以我們會在2015年第一季會以百和的認股權證作為最重要的持股,就是因為他是前承先啟後的橋樑。而在第二季因為百和已經漲到我們認為合理的位置。既然百和已經漲完了,那麼接下來的當然會有新的紡織股的出現來連接上下游的關係所以我們選擇了像宏益、得力這些股票。

 

第三季為什麼會去找到TPK美律這些股票的認售權證?那就是因為第一、大盤的大跌而且是因為中國的因素而下跌,因此我們所找的股票就會與中國有關的所謂受害的股票。這從財報就可明顯的看到美律、宏達電、TPK這些股票,因為連續的大虧就會成了最主要的空方攻擊對象。這反而在第三季的選股中比較上只是因為中國因素造成中期的下跌,算是一個全球大趨勢股票的先後關係中的一個空檔。

 

第四季其實我們用同樣簡單的方法來創造250倍的獲利,就是利用大趨勢的前後脈絡關係。所以當昶洧出現的時候我們立刻知道這就是當時我們的主要股票,就這麼簡單就找到飆股了,6週大賺260%!你既不需要去把其他許多莫名其妙的股票加進來,例如TYPE C ,蘋概股、或者是物聯網啦!一大堆人都在說什麼物聯網啊,網通啦!但是說真的,你從這些公司的股價中在第四季賺到了多少錢?有必要加這麼多股票嗎?明為投資組合,但胡亂夾雜的結果只是把你的獲利拉下來而已,沒有其他的作用。所以我們堅持操作全球大趨勢的股票就像走山中的稜線一樣是最看得清楚也是最短的距離。就是因為全球大趨勢是對產業具有最大的影響力的行動。而且其脈絡清楚、簡單!所以出現的時候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抓住每個機會之所在。昶洧之後我們抓住美琪瑪的原因也是如此,一直到12月以後我們買進太陽能的股票都是一直亦隨著這個全球大趨勢的脈絡關係來進出場的。所以第四季我們依然獲利抓到5倍,道理就在於此。全年我們累計獲利250倍最高,也是這樣子來的。就是這麼的簡單,而不需要參雜其他的因素技能。

 

過去2001年到現在利用這種方法都能賺到大錢,那麼2016年我們依然會採用這種方法,2016年是一個看起來渾沌但是其實卻是非常清楚的一年。看起來渾沌是因為大家看到表面上總體的經濟並不明顯,但是如果剝開總體經濟的外表,就會很清楚這只是產業的消長而已。其實不只是明年,未來的這幾年情況也是一樣的,因為真正的全球中心已經不是放在傳統的製造產業身上而是放在降低污染的身上,所以傳統的產業正被壓抑,當然你所看到的總體經濟指標就不會好。那麼相反的這些新經濟的產業,像太陽能、清潔能源等就會有非常明顯的良好的發展。你如果不從全球大趨勢的角度來看,你將看不到希望所在,因為你只看總體經濟數字而總體經濟數字是不會告訴你內容的。歡迎加入我們一年大賺250倍的行列,明年我相信更是豐富的一年,在年底前加入我們的行列。到明年,那就不一樣了。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曾說過,我們昨天還是做了買進的動作。結果這檔股票今天果然大漲,那就是5288的F-豐祥。今天盤中還一度攻到漲停板。果然立刻買,立刻賺。其實豐祥我們昨天只是建議加碼,因為我們之前就已買過。也就是說近幾個月一直談的原物料(農產品),營建,與電動車(零組件)。一直到現在這些股票都還繼續留著。

 

   我不是散戶,不會靠進進出出來賺錢,而是靠眼光賺錢。其實我在法人時代,甚至買了一檔微軟(美股)放了快10年獲利超過200倍。也就是50萬元,10年不到就變成1億多元。但是這種股票當然很少,因此很難同時找到這種股票。這種方式在台灣也根本沒有人做,因為除了我以外,從來沒聽過。

 

   很多人會說我胡說八道,明明台灣很多人也在長期抱股票。但他們抱股票的模式與抱股票的標的不是我說的大趨勢長線操作法。一般人抱股票通常採用、或抱有的持股通常以台塑、台積電等等積優股為主,或中華電信這種有穩定股息的股票為主。在長期抱股票的過程中是不考慮股票的高低潮與大趨勢對其股價的長期影響的。

 

   但事實上台積電也好,台塑也好,他們都有明顯的產業高低期的。但抱的人根本不管這。個例如台積電,自從2000年從220元跌下後,從2001-2011年股價一直在低檔徘徊,直到2012年後才衝出低檔,直奔最近的165元。台塑也是一樣有這種受到大趨勢影響的特性。但抱的人是不懂,也不在乎的,他們幾乎以20年,30年,40年這種時間長度在拼的。    

 

   但是我們的長線投資方法卻不是這樣。台灣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化社會,經濟成長主要依賴對國外的銷售而賺錢。因此國際上的重大變動與趨勢的改變(主要由美國所主導)都會造成台灣經濟很大的改變!這些改變不只讓某些產業的興衰出現明顯的起伏也會造成股市內容的大幅變動,甚至台灣的房地產過去的每次大變動也都是因為整個國際局勢的改變使然。

 

   因此只要掌握這些國際局勢的改變就可掌握非常巨大的獲利機會。像1990年代,當中國將人民幣匯率大貶,電子股與PC成為最會賺錢的產業。2000年代,中國對原物料的需求造成台灣的原物料累積上萬倍漲幅,2010年後中國轉成消費當道後,越南趁勢而起,2013年藉著中國轉型,全球進入追求綠能時代。

 

   因此在每個世代中只要能掌握能構成大趨勢中的中級趨勢,那麼每次的投資就有數倍到數十倍的獲利。例如在電子時代中,個人電腦→DRAM→零組件→晶圓代工→NB→手機→網路這些中級趨勢構成整個大趨勢。在原物料的大爆發中,鋼鐵→營建→太陽能→農產品構成整個原物料大漲的大趨勢。在越南崛起的時代中則紡織→鞋子與其他初級產業構成越南崛起的大趨勢。而在綠能中則水資源→電動車→…構成整個大趨勢。

 

   這些中級趨勢大概每次發動約數季到2年多。4倍到數十倍。當然這個中級趨勢中有時也不是那麼明顯的容易畫分,或者兩個大趨勢會重疊進行。例如2013年中既有東隆興的大漲,也有國統、和大的大漲。但無論如何抓住中級趨勢的操作可說是一種集安全與獲利於一身的操作方法。不過這種操作方法雖然在事後看起來獲利極高,但也有以下缺點:

  1. 需要長抱持股至少在2季,通常是三季以上,而在持股長抱中價格仍然可能因為外在環境的大幅變動而受到較大的波動。因此台灣多數習慣於短線操作的人通常受不了價格的波動而熬不住。

  2. 符合在中期趨勢中大成長的股票基本上非常少,台灣幾乎很少人有能力、眼光去知道這種股票的存在。投信持股雖常會有持股一年以上的,但卻是以“打群架”方式一把抓住很果票,而不是專們挑對少數股票

  3. 即使知道,但投資人在持股非常少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只有1-2檔股票),投資人通常不願意將資金大比押住這種操作方法上。因此建議不太有信心的人至少將此設為各種投資方法中的一種以供比較長期績效。

然而這種方法儘管其間有如此大的限制,但如果忘記以上的缺點,從事後看來是:

   最重大的優點是在短短幾年中可以快速成為賺大錢的終南捷徑。看看這幾年,即使在資金大幅流出台股的情況下,獲利仍然極高,以我們的經驗,以下的數字中第一個數字是指實際操作結果(不是從最低點到最高點的漲幅,後面括號內指其原始漲幅及完成整個漲幅的時間),中鴻操作一年獲利18倍(18個月60倍),皇翔10個月賺6倍(7年600倍),允強2季賺3倍(三季4倍多),中美晶9個月賺5倍(3年46倍),益航17個月10倍(4年5個月27倍),潤泰全19個月賺7倍(21個月9倍),東隆興兩次累計27個月60倍—其中一段操作認股權證(62個月18倍),和大3年6倍(4年7個月18倍)。

   以上的東隆興是兩個中期趨勢合起來的操作。以上的累計光是我們實際操作部份就非常驚人,尤其東隆興是我們在這裡的長線代表作,利用認股權證的結果更是驚人。近日有讀者及同學又在問起我們已經非常久不在這邊提起的操作方式。因此我重新提出來。以下是這種操作的方式內容特點:

  1. 根據大趨勢中的中期趨勢操作,進出以趨勢開始與結束為依據。既屬長線操作,除非停損(這種機會在長期操作中反而非常之少),否則持股至少2季(正常是在3季以上到2年,但亦可能超過2年)。

  2. 一個操作建議的提供期間是2年而非目前的1年。

  3. 提供投資日刊原則上一個月2次加上可能的認為必要時(例如大盤有大幅度的連續下挫時)的說明,一個月總次數最多以不超過4次為原則。

  4. 因為這種股票非常之少,不一定任何時間皆有持股。可能有一段短時間持股是空白的。且持股檔數非常少,最可能是1-2檔。

  5. 事後看來獲利至少高達數倍(和大是最少也是最慢的),目前的新的長期趨勢股已經出現。


 

   由於這種模式需要投資人的耐性與正確的態度做配合。因此反過來說,許多人相較中期的操作(一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更適合這種操作模式。因為他知道這種操作模式從長期看來風險更低,獲利更大。許多人具有較成熟穩健(穩健的人短期間看起來有點笨笨的,但在長期常是最大的贏家)的特質,因此反而不適合中期甚至短線的操作)。同時我們的建議你如果對現在的績效長期績效不滿意。可以把他當作其中一種操作模式以與你原來的操作互相比較長期的績效—拜託千萬不能用短期的績效相比較。

 

你適合這種模式操作嗎?如果你是很忙的人,如果你(妳)個性認同長線投資不喜歡跟別人一樣老是跑來跑去,且成熟穩健。那你就會較為適合。另外,如果你過去在短線操作中經常最後結果總是績效不好,我也建議你耐下心來嘗試一種新風格的操作模式。學會成熟穩健一定會給你長線的驚訝獲利。


有興趣的歡迎前來詢問,以獲得更詳細內容說明。一個期間過去相信從此改變你的命運。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的投資人基本上已經知道要買股票一定是要買產業有前景的股票,但是卻很少人知道怎樣才是最有前景的產業。像最近VR的題材看起來很夯,但做VR的廠商就是有前景的嗎?恐怕不是這麼簡單,看看“誰在做VR?”都是原來的大廠,宏達電…等等的。這些都是大廠,說白的,VR占他們的營收會有多少?所以VR固然很新鮮,但想靠投資這些賺大錢?恐怕有些困難。

 

   相反的如果一新的全球大趨勢崛起,例如2001年由美國率先將利率降到1%製造背景,然後中國粉貊登場當主角,那麼這種由世界第一、第二大國合作表眼的大秀,就產生出了七年間台灣的原物料股累積上漲數以萬倍的大機會。同樣的1990年代則由美國當主角由中國當配角(提供廉價勞工),也讓台灣出現電子股大幅飆漲產生累計數萬倍報酬的行情。

 

   這種由全球最大國共同演出的行情才是全球大趨勢。這種全球大趨勢才是投資人所應該優先投入的行情。而不是看到新的產業就跳進場。我們所一直投入投資的就是抓住這種行情。所以我們才能抓至住像東隆興前後14倍的行情並賺到累計數十倍的東隆興獲利。也才能賺到和大高達6倍以上的行情(截至目前我們尚有25元買進和大的同學繼續抱著)。

 

   像我們的美琪瑪,前後操作數次,最近的是今年年初以來的買進,到現在依然繼續持有獲利已超過9成,果然今天又大漲,距離上次高點已差不到3%。不止如此,大成、卜蜂又再創新高。不要說從我們買進的時候,光是說我在這裡跟大家公開推薦就好了。短短一個月多就已上漲20多%了。

 

   從2013年以來,我們一直說我們以綠能為接續越南概念股的此世代的主軸像去年第四季就開始投資的另一檔標的昶洧,4529一下子在兩個多月內就獲利近300%。而今年接續仍在此一議題上,像高力(燃料電池)8996我們獲利50%,像康普、美琪瑪等都是我們持續投資綠能的一系列代表作。這些股票的共同特點就是綠能。而且其據有產業的延續性。

 

   我為什麼一直很重視“全球大趨勢下產業的延續性”?因為只有這樣投資,就像順藤摸瓜一樣才會簡單輕鬆。也就是說投資的一貫性。春秋時孔子曾說“吾道一以貫之。”巴菲特說的投資是一種尋求價值的投資哲學,索羅斯說投資在各個金融市場是一種“反射”。每個真正在投資上有成的人必定都各有其一套哲學。但我經常看到電視分析師東講西講,每天都有名牌,但似乎卻很少看他們講投資哲學與理年,所以我常會懷疑這些人的名牌真假。

 

   像我們從今年年初就提出石油在跌破30美元之後落底的一連串理念。對別人來說,猜對石油落底價位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我們提出西系列的論調,並告訴你這是美國有計畫的一系列的金融戰爭的動作表徵。果然一直從那時候開始,我們說的很多股票一一崛起。一直到現在大成、卜蜂、皇翔等都是這一系列美國所發動的大趨勢的其中一份子。因此加入我們的行列只要一啟動一個新趨勢,新的從長期底部的股票就會源源而來。就像最近營建股,已經休息了3年,現在有誰講營建股?但我們就是從長期底部做起來。想想看休息了三年,誰敢講營建股,誰敢說下半年經氣會逐漸好起來?

   像美琪瑪4721,上週五MUSK跳出來說“我們現在只跟PANASONIC拿電池。”一舉闢了要跟三星拿電池的謠言。但這消息竟然到今天才影響股價。想想看TESLA的MODEL 3明年要交50萬台,目前整個大陸一年的電動車總生產量也不到50萬輛,而去年TESLA才交5萬多輛而已。想想看,身為獨家TESLA電池獨家供應商松下的供應鏈的美琪瑪,未來的爆發力會有多驚人。這就是我們持續從2014年開始持續操作美琪瑪的原因。


   我們現在已經再鎖定一檔股票,最近幾個月累計營收比去年大幅增加40%以上,其獲利更是從去年的負值逐季成長,到今年第一季獲利已經超過1元以上比去年來說呈現天翻地覆的成長。更中要的是法人預估下半年後還會一季比一季成長。目前本益比只有七、八倍。這是一檔未來至少可獲利50%以上的股票。因為本益比以相關股票來說皆在至少15倍以上。歡迎參加。但請注意我們以中長期投資取得極大報酬為主軸,像美琪瑪,我們獲麗已超過90%仍未下車就是一例,像之前東隆興、百和長期累計獲利至少都在10倍到60倍就是例子。所以請沒有耐心的人不要進來。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大盤反彈上漲39點,但真正類股的主角秀在太陽能,太陽能本來就是一種長線乾淨能源的主角之一。而今年以來太陽能在底部的整理也似乎逐漸慢形成。投資者ˇ不妨注意。在近期中太陽能可以說利空因素不斷,像昨天還在說中國太陽能裝機目標大幅縮水,今天就談到昱晶今年每股3元獲利起跳。在這段時間中不管利空如何打擊,太陽股票多數卻一直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也就是底部已經逐漸出來了。

 

   當然底部出來未必代表會立刻上漲,但卻也代表風險的逐漸減少。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一直以來所謂的利空都幾乎指的是在中國,但其他國家呢?事實上目前在其他國家因為石價格的逐漸上漲,使得過去去年第四季以來的許多國家在太陽能使用上又逐漸增加。但台灣報紙卻一直集中在中國。結果看到的表面上就是利空一大堆,但股價卻不跌。台灣這種太過集中在中國的各種慣性報導如果不改善,將會經常性的誤。

 

   像最近的情況就是例子。外資在前一陣子的大殺持股只是在預先反應MSCI納入A股的事。而不是看壞台股,事實上我們一直在談下半年將逐漸復甦,尤其是房市,但最近各位看到的電視財經節目在談到房地產時卻只是在說“價”一直下跌。卻沒看到量一直在上升。

 

   本來營建公司在近10多年來已獲利無數,且目前手上握有的土地都是低價購得。這代表當營建公司要取量時,它們只要稍微一降,買盤自會蜂湧而來。因為主動權一直到目前仍在營建業手中。也就是說,營建業若有心要創造獲利,極為簡單。因此在下半年無論如何,只要股價過低,營建公司稍微一放手,獲利利刻出來。股價立刻具有想像空間。這就是骯初我看好營建的理由。

 

   一直到目前為止,營建股大漲的其實並不太多,除了我們買進的幾檔營建股(像皇翔,興富發,長虹外)其實漲的並不太多,這也表示後面仍有很大的空間,短期間石油雖仍在50美元上下徘徊,但一定會過去的。(因為要造成合理通膨的理想油價在70美元上下)。更何況,現在美國對印度的拉抬(這是美國一向以來的策略,以前是聯中制日,現在是聯印制中),印度的人口筆經與中國相當,因此對石油的需求量又將開始,在這種情況下,石油的價格所帶動的通膨更容易出現。而台灣雖然目前仍有降價求售房屋,但一段時間後國外的趨勢再度滲入台灣,房價又將堅挺。

 

   我從過去以來說的一直持續都在一一印驗中。從年初談石油在30美元的見底到60-70美元是合理價位,到後來的建議買進營建股,到台股在8000點時的建議買進,每次都在長期的轉折處抓到正確的轉折點。而這也表示我最近說的“台灣股市正處於一個新的未來的起點”也正在出現。光從赴中國的所有上市櫃公司總獲利就可知道台灣的該走的路。台灣目前已進入有史以來第一次50%的公司虧損的狀況之中。因此唯有再度從中國跳出來才是正確的道路。而現在,許多新的產業正在出現,而綠能產業也正在逐步的出現中。其中電動車材料與太陽能正是台灣較常看到的產業,尤其電動車,以和大為例,雖然已經走了3年,但後面空間恐怕仍不小。太陽能產業雖然中國又是大量傾銷,但下游產品仍有不小空間。例如儲能,模組等都是另外的道路。


   目前即使就指數來說,就像我之前所說的,英國脫歐,對歐洲、對英國或許不是好事,但對亞洲來說,必會成為資金的吸收者,怎會變成受害者呢?所以市場在反應一天後,立刻恢復平靜。而在下半年當石油價格更進一步走高之時,包括電子股等在下半年將開始轉趨富甦。其中台積電代表的美國概念股將繼續有長足的成長。而印度概念股,也將逐漸出現。這些都將帶給台灣產業新的方向。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在5/12我們就告訴你,在8000點要趕快大買,在520之前要趕快買。果然當時就是最低點。其後至今已經大漲460點。像我們買的大成卜蜂美琪瑪不斷連漲,後二者更是不斷創下新高價。從低點甚至皆已大漲超過至少5成,美琪瑪甚獲利已近一倍。其他像營建股也至少在5成獲利以上。當然這些都是自買進以來計算的獲利率。這也表示上一次的殺盤對我們買進的股票毫無殺傷力。

 

   這表示對趨勢與經濟景氣成長的了解是很重要的。例如營建股,幾乎在數個月之前沒有人看好營建股。但是即使以皇翔為例,從低點至今也已達7成的上漲幅度。而且在前一陣子外資的大殺盤中毫髮無商,這是因為雖然房地產壞,但已壞無可壞,但房地產卻蘊含高獲利地本益比的本質,因此,不要說幾個月前買它們,即使是現在依然是物美價廉。最重要的是下半年起將可見到其回溫,而明年熱度更將提高。所以從數週前我就一直說房地產股票真的是本輕利重。

 

   其實現在很多人對台灣的經濟景氣將走出谷底似乎還是懵然無知。不只如,此明年將更加好轉。我想明年的經濟成長率應可ˇ達到2.5%以上。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美國為什麼要操控QE加上石油價格的大漲的主要目的—物價走升,通膨預期升高,準備存貨就會因此增加。商業活動就會開始熱絡。這也是下半年房市將加溫的主要道理。更好的是這次不靠中國,因此使復甦步伐可以更穩定。台灣將恢復由美國帶頭成長的經濟模式。

 

   美國與中國的經濟成長模式最大的不同是來自於美國是靠創新活動,而中國至今仍多屬傳統的投資加工經濟。因此環保為主的經濟發展將帶來一條新契機,而走向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的模式。或許這種模式並不會使加權指數在近一二年增加什麼,但內容上卻會有很大的不同。許多股票漲幅可以達到數倍,甚至數十倍之多。這對散戶來講,如果你知道方向,好好持股,不要亂進亂出。或許你就因此退休了。因為許多新產業即將崛起並掰枝散葉。

 

   或許很多人以為我講的是蔡總統的五大產業,但其實不是,而是台灣逐漸傾向美國的結果。當然另一方面中國與台灣也會因

此而改變,因此也會有新的互動行業的出現,例如電影後製行業。但基本上來自美國的創新會對台灣的整體變遷較大。也就是當你現在進場剛好面對幾乎是從1開始的產業。這也是你的長期最佳時機,所以不要只看到現在的成交量稀少等等表面上的原因而呼視了真正底層的因素。

 

   我們的選股就是這樣子,因此即使外資大賣1000多億,對我們也是無動於衷,反而繼續上漲。趨勢遠比財報重要,因財報的內容很多時候會因公司刻意的作帳而在短期內控制財報。而且公司的財報即使轉好也未必是有持續力,因此最可靠的持續力就來自全球大趨勢。全球大趨勢的起因通常來自於國家之間語呃合作或對抗。因此才能造就非凡的行情。例如美蘇冷戰,激發了王永慶的崛起,美日的對抗造成蔡萬霖先生的崛起,後來郭台銘則因美中的合作而崛起。


   這一次就是你的機會來臨了透過利用大趨勢,來賺大錢。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現在全面買一`送一。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昨天的指數大漲後,今天再度進入休息。但指數雖休息,個股可未必。我們從幾個月前就推薦的卜蜂、大成不但避開了前一波外資的殺盤還不斷的創下新高價。甚至卜蜂更是創下歷史上的天價。而另一檔股票高力,也再度收盤價創下新高。為什麼這些股票能夠在外資一片殺聲隆隆中創下新高?

 

   另外就算是美琪瑪,興富發、皇翔…等這些股票卻也能在指數相同的情況下(與今年3月時相比較),相距兩個月就大漲至少30%-60%。這是偶然的嗎?看看美個分析師在3月時都在講原物料股,講鋼鐵,講塑化,但回頭一看,石油已漲到近50元了,但像不銹鋼的,板鋼的,甚至像中鋼與塑化股的大大小小公司,像台塑,國喬等等,都比三月份跌了甚至超過一成。為什麼會這樣?現在那些當初講原物料股的人呢?一個個噤若寒蟬。都不敢跳出來解釋。

 

   從今年石油的走勢到現在的中鋼、台塑、國喬等的分歧表現,可以說明這些分析師的缺乏對總體產業與世界局勢的深入了解。因此看到石油上漲就COPY上次2002-2008年的經驗說鋼鐵塑化股票會大好。結果呢?現在創新高的反而是大成與卜蜂這兩兩檔過去幾乎從沒人提過的股票在不斷的創新高。

 

   所以所謂的國際觀不是每天知道國際間的新聞,不是知道道瓊漲幾點,今天那檔美股漲最多,就了得了。當石油跌到30美元時,小摩不是說石油要跌到10美元嗎?你也跟著喊嗎?最近大家都在說美國要升息,你也跟著看台幣要大貶嗎?目前石油正在大漲的情況下,美國的升息真的會造成石油如此大漲嗎?許多分析師夾雜著很多錯誤的認知來告訴你錯誤的結論,導致你在投資上造成損失,你知道嗎?

 

   例如目前的美國升息就表美元會大漲嗎? 你看看日圓的週線就知道了。目前只能說是日圓強力升值後的獲利回吐罷了,那裡是美元要強力升值的!如果美元一旦強力升值,那麼美國經濟是撐不住的。因此即使美國升息,台幣的貶值也僅是短期間的反應而已。但現在卻很多人惶惶恐恐不知如何是。以為6月又要大跌了。你不相信嗎?走著瞧。

 

   市場目前的情況的確是缺乏成交量,但是對一般人來說,這量已經足夠了。所以對經紀商是問題但對你絕對不是問題。或許有人會說,卻乏成交量,大盤就無法攻過去8500點,怎會跟我沒關係。話是這樣說,但問題是,攻不攻得過8500跟你的個股或許有時間上的延盪,但卻不會有方向性的差誤。也就是說,人多固然好辦事,但人少只是需要多耗費一些時間罷了。所以我經常聽到分析師說攻不過去8500點,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台灣經濟卻乏足夠好的基本面產生足夠的獲利。

 

   不過未來情況將逐漸得到改善,主要是蔡英文的得到美國高層的相當信任【持續性與可預測性】是對小英的最主要看法。這會在未來得到像越南獲得美國改善經濟一樣的待遇。其次則是美國的物價逐漸活起來,這會促使美國的商業活動更加活絡。因為物價的上漲會促使廠商、人民願意多備存貨(或買房地產這種保值性的東西),因此也就會促使商業活動活絡,因此會帶動台灣的相關廠商的生產活動增加。

 

   這就是美國要推動油價上漲的主要理由,這樣可以抵掉中國在轉型中所留下的需求空缺。同時物價與油價的上漲也能讓替代能源的價格相對差距較小,因此使太陽能、電動車的推動更為容易(未來太陽能發電是希望走向戶戶或社區自給自足)。所以電動車普及之後太陽能將是重點。未來每一戶或每一社區將會有自己的太陽能發電與儲電系統。將改變目前這種由台電統一供電的模式。這不只是台灣會做,而是世界性的推動。未來熱鬧可期。因此石油維持在一定的價格之上是必要的。

 

   所以表面上跟環保沒有關係的事情你必須要能深入的了解其來龍去脈。才能知道現在如何投資,未來如何投資。事實上就高手而言,有沒有成交量有什麼關係?需要每天跑來跑去的人才需要活潑的成交量。但這種人通常不是股市的贏家。所以不要以為你今天多跑了一趟,多賺了一次,你就會因此而多累積了財富。如果有這種事,那一天跑個上百次就好了!

 

   所以重點還是眼光。還是我常說的【全球大趨勢】,以這一時代來說,環保就是全球的主要趨勢。而要如何達到環保的趨勢?就是減少化石烴的來源而改用自然界所給予的各種能源。但說來簡單,實際上就像上述所說石油價格一路上漲的背後故事一樣。需要有一定的步驟,因此即使電動車的和大在2013年已經崛起,但美琪瑪鄧電池卻需要等到今年開始才會逐漸出現其爆發力。

 

   經過了以上分析,你應該知道1.沒有量根本不是投資成功與否的關鍵。2.台灣經過政權的轉移與改變,經濟型太也將出現不同,而目前則是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之上。火許很多人投給蔡英文只是因為不喜歡馬英九,但事實上你與正在帶領你進入一個新的經濟型太的起點上。而量低也正代表現在正是站在起點上。難道你要等到量大才進來嗎?


   3.根據過去今年幾個月的投資結果,像高力、大成、卜蜂至今仍在創新高,美琪瑪獲利依然有80%,其他像元石油(融資獲利120%)、康普等等都是高度獲利的情況下。表示目前的股市情況仍是非常值得投資的。不要因表面上台灣的經濟零成長而失去其中的許多亮點。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碰到較大的行情時,總是了無主見,跟著市場,跟著消息瞎起鬨。結果總是造成很多莫須有的損失。像今天許多股票又是亂砍一通。這就像當初石油跌到30美元時。開始許多人就在那裡亂喊“石油將跌回10美元"一樣。我們為什麼當初告訴你“石油跌破30美元,儘量大買"?那是在各塚時代的背景下,石油一定有其一定的基本價值。

 

   股價也是一樣,尤其台灣近許多年來很少公司亂膨脹股本的,尤其現在的利率如此之低,已經造成同樣是8000點卻有不同的基本價值。這就像黃金一樣,為什麼現在黃金仍在1200多美元,主要就在於目前的利率水準。說白一點,現在的8000點水準只相當於1996年的2700點而已(當時的黃金是400美元)。而台灣當時的股價即使在李前總統發表兩國論的最低點時仍有4474點。所以現在台灣股價的實質水準早已遠低於當時了。大概相當於回到1990年了。也就是整個電子股的90年代成長都全回歸於平地了。台灣還要在跌破8000點嗎?

   

   但說真的,台灣的加權指數依然在這裡最主要仍在於配息配光了,要是只配股,台灣就一直能維持指數的向上動力,可是因為配股的關係,所以加權指數逐漸被剝奪掉外殼,因此說真的若還原,則台股仍有14000點,但以黃金基準價值估算,也只有約4700點而已。這才是實際上台灣在過去10多年來真正喪失的價值。

   但無論如何,台股現在的8000點,對照黃金價格,知道這已經是很低的價位了。換算能另一個角度來看,台股中多數的配息殖利率都遠高於市場上應有的殖利率。例如許多股票都還有6%以上,這是台股顯得非常便宜的另一個角度。台股如果貴,為什麼這市場內會有那麼多高殖利率的股票呢?甚至高達12%以上的所在多有。

 

   當然會這麼便宜有很多原因導致,例如高稅率,與缺乏有效的刺激措施。但總而言之,在種便宜的時候就是應該來買股票的時候。因此我說跌破8000點就是應該買進的時候!當然這有一前提,那就是不能提高利率。

 

   這就是所謂的悲觀的錯誤,像最近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一樣,首先是習近平一句“基礎不穩地動山搖"再來就是國民黨配合中國由馬英九領頭附和。造成國內的肅殺氣氛。再來就是在股市內倒股票,加深恐懼感。但最近報導出來說“美國根本不認為有什麼九二共識"。像這種處於兩大強權間被當作牌打的局面根本不必太過擔心來自中國的威嚇。

 

   話說回股市,目前的許多股票的砍殺其實多數來自於缺乏理性。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昨天外資賣了一百多億的確嚇壞不少人。但說真的,這只是其幾乎是最後的大賣超罷了。許多人震撼於其賣超,卻忘了在其中撿寶貝。舉個例子來說,像之前我們不斷的跟你說的卜蜂,今天又創了新高,連帶的大成也創新高。這就是典型的例子。像所謂的通蓬問題其實就存在你我身邊,根本不需去看什麼數字聽什麼名牌。難道你不知道現在許多吃的都貴的要死嗎?記得在40月時,許多人都告訴你“二線塑化"啦,鋼鐵啦,等等。卻沒人告訴你“就在身邊"!果就只有我們告訴你卜蜂。結果到今天卜蜂還在漲。不斷創新高!

 

   所以說指數到了這裡了,除非你的股票沒有未來,沒有前途,又貴那就不要買,否則大不了就是被套牢一陣子而已。在好的價位上買股票比買到被套有時候更加重要。否則錯過好的點了,就會有所遺憾,

 

   現在我看了一下,大概所有分析師都在吹他焚做空股票,但其實才剛一哥多禮拜前幾乎都沒聽到這些聲音,這種快速的轉變,其實就是指數底部逐漸出現的徵兆。投資人需知你放空股票最多這檔股票只能讓你賺100%。但作多,卻是可以讓你賺500%,1000%的。尤其當大家都在喊看空時,通常都是買進好股票的時候。像許多還能挺住不大跌的股票應該都可以是不錯的標的。

 

   像最近許多人在罵車電,但其實從Q1的財報看來,許多都繳出很好的成積,像3501的維熹,EPS達1.51元,股價才50多元,像美琪瑪Q10.49元是去年的一倍多。而且明顯的營收正在增加。這些都是很好的股票。以美琪瑪來說,雖說其獲利仍只在緩慢的增加,但事實上電動車的鋰三元電池已逐見成趨勢。總不能等 獲利跳出來再買吧!很多人股價在漲的時候興致勃伯,股價一跌就生趣了無,一下子勇氣全不見了。

   再說一次,跌破8000點是最好的買進時機,最多等等就是了!問題是難得有幾次不到8000點讓你買進的時機。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1財報公布的已經超過一半了,情況並不樂觀,因此又引起外資對台指期的賣超4000口。在種情況下恐怕指數又要再向下探底。這是對過去的調整,講白了,像蘋果衝到5、6000億美金的市值,就是會被持續修正的對象。像宏達電的衝不出產品卻持續虧損,也將是被持續修正的對象。像宸鴻是另一個典型的負面股票。

 

   由於外資不斷的賣超,到今天外資在期貨、現貨方面持續大賣。這種大賣將會引起指數跌破8000點。而主要的焦點恐怕也會來自於金融股!為什麼是金融股?主要是1.今年以來的金融股明顯的獲利大幅減少。2.最近原本倚為指標的石油,卻因美元的反轉走強而潰不成均。許多原物料卻因過去漫天大漲,現在卻中獎落馬而大跌。這些原物料的大跌會使原來看好的供給側改革因而導致銀行的放貸出現問題。

 

   雖然8000點可能破線,但不代表個股就不值的投資,例如我說過的食品股卜蜂,今天又創了收盤新高。就是例子。其他其實還不少,像整理過的電動車股票或像房地產股票也都是在現階段中值得投資的。最近這幾天各家Q1的獲利即將全部出來,大家不仿看看其中的寶貝。

 

   據說有人說台灣的股市會崩盤,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崩盤法,最主要原因在於台灣目前應該是處於資金大量流出的地步,也就是所謂“利空即將出盡的時候",反正最壞就是這樣了。而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維持目前局面其實算是很不錯的情況。雖然台灣缺乏全球的新主流利基—軟體,但台灣本身也是個小國,卻擁酉ˇ世界頂級的工異水準,這是就長期而言仍是占盡便宜的地方。只是台灣的製造業需要轉向更精密化,更高科技與客製化。如此才能有別於中國大陸的大鍋飯。

 

   其實現在在投資策略上也可以做稍微的改變,例如一邊買進股票,同時一邊賣出股票。這個策略的目的在於讓你免受風險的困擾。例如宏達電,利用弱者來保護強者,會使整個的投資俎合獲利更加耀眼。像宸鴻也是類似的情況。又現在一些正在轉弱的產業都可以做為空方的標的。不過要記得的是股價跌多以後容易出現反彈的。這種多配空的模式仍然需要找好時間。

 

   近期台股的困境最主要來自於中國的轉型,這麼一轉就把當初最需要中國的東西—便宜的勞工給轉掉了。因此投資人手先就必須認清此一事實。“中國所到之處一片斷垣殘壁"。當中國利用其龐大的人力跟上來之後就必須懂的迅速避開。像1997-1998的東南亞風暴就是中國準備工業化時惹的禍。而現在台灣南韓的連十幾黑就是另一次中國在進步中所造的“犧牲別人,造亮自己的禍"。


   目前看到這樣的景象,你的確會心慌,但事實上也是很好做的。只在於你不懂的技巧而已。或許我們會教你如何操作。如何在滿目瘡痍中找到珍珠,像之前所說的康普,美琪瑪等,像高力與營建股(像興富發、皇翔等)等,不都是獲利超過5成嗎?其實第二季也一樣有這種股票,歡迎加入我們行列。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外資繼續賣超,但明顯的調整逐漸進入尾聲,期貨口數也差不多來到平衡點。當然再下來包括MSCI的調整與520的擔憂。但是就如我說的,連皇翔這種營建股都在漲了,難道其他類股會比營建更怕政治利空嗎?

 

   早在皇翔還沒起漲前就跟你說過營建股的天空逐漸來到。即使對一些營建股來說,仍擔心520,但對於領先者根本不在意。像今天康普的整理完成立刻大漲。所以幾天前我就說過主流股要開始準備表現了。雖然今天那些高價股依然重跌,但真正的主流股—在長期的底部區的股票都已經跳上來了。

 

   不要等到指數開始動的時候才要進場,那時候,舀資都已經買足了,不會讓你有好價格買。請記住,不管是真的或假的利空,只要已經反應了就可以買進。像台股從8800點跌了800點,已經把利空都反應了。現在正是搶進好股的時候。不要每次都要等大漲了才在跟著進場。

 

   不過要進場也要小心,有些股票擺明只是反彈!例如許多蘋概股就是典型的例子。這些蘋概股包括像宏達電這種令人乍舌的妖股。都不是適合買進的股票,因為背後他們遇到一個沒有創新力又飽和的市場。更遇到一個已經老化的庫克與專愛炒股票的老闆。另外遇到中國大陸正在轉型下的受害者也是一樣。這些遭遇到轉型的受害者離走出災難的日子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呢!甚至像聯發可這種股票恐怕受害的日子還很長呢。而對於原物料,最好也要小心點,我說過我們的元石油從30美元買進後已經賣掉了。可見我們認為在一段不短的時間內原物料價恐怕暫時休息了。其實原物料是從今年一月才開始上漲的嗎?未必許多食品早ˇ就起漲了。例如我幾週前說過的卜蜂,即使歷經800點的下跌,但看看今天的股價依然是近一個多月來次高的收盤價。並不因中鋼的頭部成立而改變其上漲的途徑。

 

   現在在股市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進場的。因為中間醞藏很大的風險但也含有很大的機會。在新舊時代改變之際,在很多人大喊要崩盤(像楊世光)之際,可能很多時候正就是最值得出手的時候。這是因為他們的身份(深藍),本能的就會去唱衰敵營的狀況(要不然呢?說自己很菜,敵營較好嗎?)這是一種認知隧道症。像去年的6月正是大家喊美元要大升值的時候,但事後看來那時正是美元要大跌的開始。而現在大家都對520非常擔憂的時候,反而就是該買的時候!世事往往如此,就像1991年美國要打伊拉克前,大家繪風繪影說“伊拉克軍對是世界第四強",結果只不過兩週就東倒西歪了。完全出乎大家的意外。

 

   所以當人盡皆知520的利空時,520就不會是利空。至於量縮,說真的現在不量縮才奇怪,多數人其實是不敢進場的,所以當然是量縮的。此時的量縮與4/25的量縮並不一樣。當時距離520太遠了,而且外資多單高達56000口,但現在剛好相反。最棒的是股價大跌800點。尤其第二季的情況應該會比第一計好上不少。種種因素讓現在成為非常好的買進時機。

 

   當然現在大家面對外在的許多利空的確難以排除心理的壓力。但你必需知道“有壓力是好的"。當你有一天發覺你的投資隨便做隨便賺的時候那就要小心了。像1989-1990年之交,當時國民黨推出利多與長紅,許多股票真的是隨便買隨便賺。但卻是崩盤的前兆,幾個月後股價指數從12682跌到2500點。所以你現在如果覺的有壓力,那表示你站在有利的地方。想想看每次你被嚴重套住時或慘賠時不是都是好的買點所在嗎?就像之前我跟你們講卜蜂,講皇翔等股票不就是這樣嗎?真正好的股票不會拖到520後再漲的。因為主力也知道如果現在不漲,會被有心人提早下手。這是為什麼現在就會有不少股票慢慢起漲的原因。

 

   如果你還不知道怎麼做,跟著我來吧!真的不要等到520後再拾人餘唾了。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雖然許多中小型的高價股都被砍的很凶,但事實上外資已到了賣現股壓低指數以利回補期指空單的地步。講白一點就是正在建立底部。其實台灣目前的許多蘋概股未必一定要跟著蘋果沉淪。因為即使是智慧手機也不是總體性的衰退而只是個別的衰退。例如華為的崛起與中國有意無意的扶持自家的企業。因此只要能掌握關鍵的零組件,反而是件有利的事情。例如大立光就是。

 

   今天許多高價股被殺的很慘雖說是因氣氛有些悲觀。但也是因這些股票漲的太高所導致,所以今天的修正的確是對過去過度樂觀的產業下修本益比。但事實上我們一再跟大家說的本益比太低的股票,像營建股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所以雖然連台積電都被砍了10%早就破了月線,但許多營建股卻依然挺在高檔,甚至還在近日慢慢的走強。

 

   為什麼這些股票能逃過空頭的殺戮?即使他們在今年也已經漲了不少!例如皇翔漲了50%,3056總太也近50%,聯上發也漲了40%以上,但從3月後挺立在高點就不再下來。最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獲利很好嘛!像2545皇翔今天還在創了近期的收盤高點。

 

   不只如此,回過頭來看看近日的油價,美元等背後靈。日圓反彈並沒有明顯的擺脫升值的趨勢。石油今天(現在)依然在45美元以上。只要中國的股市不要大跌,基本上這些沮勢都能繼續下去。中國股市一向是國內分析師最看好的股市,他們的講法是因為基期低。這是我擔心的一點。1993年日經已經從38900跌到22000點,但我當時所在的機構與美國一家公司合作,那家公司一直建議說要投資已經跌的很慘的日本股市。他們那些美國老外所持有的理由也是“股價已經跌的過深了"。後來這些傢伙直到日經跌到17800點才停損出場。損失超過4000點近20%。

 

   中國的股市依然問題很多,說穿了持續下滑的進出口還是中國經濟的主要命脈,只要進出口沒有起色就代表上證指數依然有很大的問題—就像當時的日本一樣。說白了,現在看好中國股市的人其實有很大一部份具有明顯的“戀母情結",只要是中國的,寧可接收好消息也不要管壞消息。其實我早就說過,世界上現行問題的起源都來自於中國的大量傾銷,而中國崛起的過程就是踩過一連串的屍體而出來的。首先倒楣的是1997-1998發生金融風暴的東南亞,其次倒楣的是2008年的美國。

 

   而下一個對象當然是台灣。不只在經濟上屢屢受制於中國,在政治上越來越麻煩。但是目前包括歐洲、美國對於中國的過度傾銷也都開始針對此一問題對中國進行持續的緊縮,只要歐美對中國的緊縮持續,就會造成中國的進出口持續下滑。而中國的股市就會有很大的機會持續下滑,所以不要太看重中國的股市的低基期,多看看日本股市1990年後的過程吧。

 

   要救歐盟,要幫助美國有持續的復甦,歐美對中國的緊縮就會繼續。而這種中國股市的下滑只要是一種長期的緩慢下滑,那對台股就會經過較充裕的時間而慢慢轉型過這泥沼。

 

   很多人對中國520的威脅感到擔心,但我卻不然。對520的反應就內資部份已經差不多到底。但對美國在近日以來對台灣的接近卻故意忽略。其實長期以來的真正台灣經濟重心都倚賴美國而非中國,這就像蘋果與之前的PC就是一個例子。所以才會有一顆蘋果救台灣的諷語出現。所以不管怎樣,蔡的520一定調後,大概在今年的所有來自中國的利空都快沒有了。

 

   也就是越近520是越值的買的時候。想想看如果連營建股這種最怕受到政治不穩定性(指來自中國)干擾的類股都能如此堅挺,那麼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最近美國不斷放出一些消息,例如航母停靠高雄。中國真的是那麼硬梆梆的硬要把台灣與美國送作堆嗎?我不認為,因此我認為在520之前主流股就會真正表態了。最好的代表當然是營建股。大家不妨注意其動態。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外資很明顯的仍留在川普效應中,但因美國的電子盤已出現大盤,因此鼓勵內資勇於買進。其實至今為止,主要趨勢雖因短期性的賣壓而暫時中斷,但並未改變。這從石油的走勢就可看出。石油現在又來到45美元以上,這個指標因為足以展現華爾街的意志力。因此我一直用來做為指標。

 

   石油的持續上漲代表希望引動正常的物價上漲的驅動力並未消失。因此包括原物料的上漲與台灣房地產的復甦仍在繼續。看看今天皇翔的大漲,或許這只是稀疏的單一個股,但事實上這就是剛開始起漲的現象。另外一檔股票,美琪瑪這是所謂的新能源股的台灣代表作,今天立刻又漲了7%多!相對於另一檔所謂的李嘉誠概念股5227的F-立凱只漲了5%多,顯然市場對美琪瑪的看好更高一籌。

 

   這次5227調整了近20%,但美琪瑪卻只跌了17%,而今天的上漲中美琪瑪又是領先的漲幅。顯示似乎市場仍是較認同我原先的對於鋰三元(TESLA系統)而不是磷酸鋰鐵(中國大陸多數)的立凱,當然這是因為中國電池技術的較為落後,但似乎也顯示或許名人加持並未必就靠的住。我的意思是許多分析師對自己太缺乏信心了,老是要抬外資連續買多少天來自抬身價(或自欺欺人),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像我們從2014年初就開始不斷操作美琪瑪,我就從來沒有說“外資連續買了幾天"這些話。

 

   即使是在最近的營建股上我也一樣沒有動不動就抬出外資連續買幾天了。如果要外資連續買幾天了才敢於推薦買進,那未免太丟臉了。你面對的又不是像台積電、或TESLA這種較國際性的公司還要等外資買進你才敢買?

 

   其實面對許多小公司要去上門拜訪才能(還不知道他們講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才能判斷的公司我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十多年前有位“呂大師"號稱一年拜訪200家公司,財訊對他贊揚有加,卻連石油要大漲了都還說“這只是炒作,2、3個月後就會跌下來了",還譏笑當時說會漲到150美元的那個矮矮的羅傑斯說“他不過是一個已經退休的老頭子的胡言亂語而已"我都很想到2008年當他面對漲到147美元的石油時他怎麼講!

 

   這就是我說的“投資永遠來自於常識"。只要你每天正常的看報紙,關心時勢、時事的變化,你就擁有足夠的常識知道如何的投資。想要賺大錢你既不需要去學什麼技術分析,也不需要去懂什麼價量分析。懂這些只是把自己做小了,少了氣度卻多了很多礙手礙腳的限制。只會讓你的投資被受限罷了。因為所謂的價量與技術分析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我總是比別人落後"的氛圍上。你真的那麼笨嗎?

 

   很多身邊的常識是可以讓你賺大錢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上週日我去看一個新房子的賣點,我故意挑一個較偏僻的地方,前面的馬路竟然還空蕩蕩的幾乎沒人、沒車經過。但令我意外的進入賣場,竟然看到6張桌子有五組人在詢問,我問業務員,一個很老實的小男生,他說他們的場子其實還沒開始打廣告,不知為什麼竟然有不少人去詢問。他說他才畢業二年多,從沒看過這樣子,因為老闆希望五月才開始打廣告。我實在很想告訴那小男生“這就是你買你們公司股票的時候"。

 

   另外一個例子是以前我遇到另一個小男生要騎機車每天騎30公里上班的例子。2005年他就說汽油變的好貴。我直接說“那去買台塑化的股票"。後來他說100元賣掉了,賺了80%。像以上兩個例子,都是垂手可得,你需要什麼技術分析嗎?

 

   不要把題材或目標轉到太小的領域上。小池塘是養不了大鯨魚的。越大的議題才有越大的空間。例如“美蘇冷戰"這是震動全人類的議題遠比當時賣電視機大多了。同樣的現在的議題在全球環保意識。那就不要去扯太多的光通訊,無人機,3D列印。這些的確有空間,無人機的應用也的確越來越大,但是那些仍是小池塘。那就不要被分心掉!很多人原來看A議題好好的,有一天A議題漲多回檔,於是趕快奔向B議題。結果呢?抓到一隻泥鰍卻丟掉一隻大鯨魚。很多時候不要那麼貪心才能賺到大錢。

 

   外資的賣超其實尚未結束,今天多單減的還比昨天多!但可能一些主流股很難再破低點了。川普效應畢竟離今年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還又半年多。因此今天美股若能漲起來,那麼明天台股的壓力就會大大減輕了。尤其是營建股。至於中國的壓力,520過後就逐漸過去了。連內需股的皇翔都在今天大漲6.47%,中國的威嚇又不是第一天才領教到的。在指數調整後空間又出來了!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幾天來自從接近蘋果發布財報的日子,台股的成交量便一直出不來。終於在今天引發恐慌而殺盤。甚至之前漲的很凶的美琪瑪也被砍到接近跌停。但是這其實是世代交替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想要賺大錢嗎?你要懂的1.投資新的行業,2.這個行業必需要是成功的行業,3.這個成功的行業必需要是常成功的全球都在會風行的產業。要完成以上三個階段才能為你賺大錢,第一階段很簡單,現在每天都可聽到分析師講,像今天還在聽一個分析師說“人口老化,健康中國,所以生技股是很有前途的行業"。這句話聽起來對,但其實是錯的。因為這種背景下,20年後才可能有實現,而且只能達到第二階段—成功而不是非常成功的行業。

 

   這是什麼意思,看看儒鴻與宏遠,儒鴻在越南的成功引起同業的側目,因此宏遠在2、3年前就說要把生產線儘可能移到越南。但2、3年過去了,宏遠的股價就只是從9元漲到15元而已,連100%都沒有。所以儒鴻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公司(從2009-2015年),但宏遠只能是成功的公司。同樣的,如果只憑上面的題材,你最多只能買成功的公司,絕不可能買到非常成功的公司。所以如果用“人口老化,美國生技股本益比低(干台灣何事?)或中國列為十三五戰略產業"作為買進的藉口,那你的目標至少就是要5-10年的長期投資。而不是幾季到一年多的近期投資。

 

   很多分析師都把成功投資的必要條件與充份條件混在一起。譬如經常說XX公司擁有什麼樣的技術,客戶有A,B。C,…,跟那些偉大的公司結盟。像這些因素都只是必要因素,但必非充份因素。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基本必需的條件。就像女生要嫁人,對象的必要因素是人,而且是男人,家裡有錢的男人。但這種必要因素就能使女生在婚後變成很快樂嗎?例如這男人雖家裡有錢,但他更會花錢,通常寅吃卯糧或家道正在快速中落。這種會影響未來的因素恐怕更重要吧!難道說女生只要碰到男人不管是幾歲,不管經濟條件,最重要的是不管未來的謀生能力就會要嫁人嗎?當然不是,但現在的分析師都只告訴這些必要條件,最重要的沒告訴你將會怎樣!這樣子夠嗎?所以不要被騙了。

 

   要成為非常成功的公司是很不簡單的,絕不是像浩鼎一樣,寄望於一次的成功解盲與否。他是必須經過1.時機的到來,TESLA如果在10年前推出,恐怕毫無勝算。2.經過考驗。例如之前蘋果的崛起,或現在tesla的崛起都要經過千錘百鍊後,MODEL 3終於證明TESLA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Tesla供應鏈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就像微軟後來想要追蘋果一樣,即使在5年前微軟相對於蘋果仍是非常大的公司,但微軟已經有心無力了。

 

   而現在即使許多世界大廠都想介入電動車,但明顯的從MODEL  3的訂購量可以看出像BMW,AUDI 或BENZ都已經有心無力了。電動車中最重要的親民級的電動車已經難以與TESLA相抗爭了。或者下一世代TOYOTA的氫燃料電池車有機會,但那至少已經是5-7年後的事情了。

 

   當然目前在短時間已經因股價漲多而進入休息了。但在目前盈果已經明顯的失勢以後,其實現在長線投資的錢才正在流進來。像李嘉誠的投資就是例子。但這些是義二波的長線資金說白的只是在幫助領頭者拓寬視野而已。未來當你看到很多有名人物陸續投入時,千萬不要訝異。記得2003年初我們就說過房地產即將起飛,但到2005年時(許多營建股股價已經至少漲了五倍!)才看到很多營建股的大老闆說要“大舉獵地"而已。很多時候產業的經營者未必比我們先嗅到產業的春燕。

 

   從今年年初記得我們過去幾週都在告訴你這波原物料的上漲中真正的贏家未必在鋼鐵股(因為分析師都在談鋼鐵股),也不在航運股,而在多數人還看不到春天的營建股。最近在指數不斷開高走低下,卻逐漸的見到底部慢慢在浮現或者甚至有的已開始在緩慢的上漲了。這在許多電子股都是一路向下的線路圖中顯得格外突出。例如達麗,欣巴巴,長虹,宏普,興富發…可說不勝枚舉。

 

   我看昨天的57財經台,不是還說什麼440戶其中有1/3新蓋房子要大舉出清嗎?不是新北市1000萬以下房子所在多有嗎?怎麼這些營建股卻在指數不斷開高走低中開始上漲呢?多數人只知道買房買房,但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房子漲跌的道理。引此最近就吃了虧。

 

   其實蘋果的壓力還在釋放,有人說“一支手機比大陸客來的重要"。這的確是,未來的最重大新產業將非電動車莫屬。而反過來講,除了內在的安定力量—房地產外,電動車將成為未來台灣非常重要的轉型產業。在未來幾年中包括無人機、機器人,人工智慧都不如電動車來的夯。我們看看和大1536,不是漲很多了嗎?但今天只小跌2%。貿聯也依然在之前(2014年與2015年)的高點之上。這是準備要大調整的現象嗎?即使是車電的同致似乎也還不願回檔。怎麼可說要換主流了呢?

 

   所以這是一個從舊主流不斷流出資金到新主流的行情。即使在近日有所謂的下殺取量,但資金仍源源不斷流進我上面所說的股票與產業中。差別的只是資金的投資目的,究竟要長期投資還是中線投資而已。


   賺完電動車行情,我們下波將大賺廣義原物料股的獲利,歡迎趕快加入新的獲利行列,1檔股票只有10元出頭,第一季本業獲利就高達1.25元,即將起漲!時間不等人ㄡ!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投資只懂的玩短線,看分析師在財經台講的也都偏向是短線的題材,短線的題材看起來非常的刺激,但卻像安非他命一樣,會留下無窮的後患。但多數人卻樂此不疲。像今年年初我就提出原油即將落底的呼籲。其後以來,各種原物料跟著石油的腳步陸續創高(這就是我直接以石油的落底來做為原物料落底的指標的原因,因為石油本身就是原物料價格的指標)。

 

   但在這些種種落底、走高的原物料中大家卻一直受到媒體報導的影響而特別注意鋼鐵股的報價,因為在上一次的大漲(2002-2008年)中,鋼鐵在台灣是領先指標。但是走到今天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只有中鋼、豐興等極少數股票股價是創高的。對於多數鋼鐵股來說,像2014的中鴻這是上次的指標,我就曾因買了中鴻而大賺18倍(它本身從頭到尾漲了60倍),但這次我卻根本不碰中鴻,結果中鴻到現在根本也沒過剛反彈時的高點。

 

   許多人都會在這波的原物料股中去買鋼鐵股,但真正賺到的其實沒多少,但是我們卻避開他們去買了一檔許多人意想不到的股票:卜蜂1215,這檔股票在一段時間前我就在這裡介紹過,他總是溫溫的漲,慢慢的漲,但事實上他的股價填權息後早已經跨過去年指數9900點的高峰。

 

   跨越9900點高蜂絕對是有極有象徵意義的事,我我們在這半年來推毽的許多股票多數都已跨越這高峰,因為他代表這是個正面的產業。只有越來越好的產業才會有這種結果出來,巷和大貿聯、美琪瑪不都是這樣的產業嗎?卜蜂當然也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在前一段日子中就介紹過他了。事實上經過一段時間後它也證明,它比許多鋼鐵股更強勢。

 

   事實上卜蜂是不是值得投資根本不必等石油漲上來,大家只要注意身旁發生的許多小事,例如菜價,菜市場中的各種食品不斷漲價,就應該知道了。卜蜂去年除的權與息不但填權,也還再賺更多,今年第一季大賺0.95元年增52%,創下歷史新高。比和大還高,重要的是他的本益比極低,即使他的股價再創新高,但驚人的獲利成長率使的股價越漲本益比越低。但問題是即使是這樣子在身邊都垂手可得的機會。但卻是很少人注意。

 

   這就是我說的投資的智慧,記得之前我曾說過“投資靠的不是專業知識而是常識與邏輯概念。很多時候當一些分析師在電視上老是用很多專業的東西在講一些股票時,我都對這個分析師的頭腦感到擔心,也懷疑頭腦是不是秀逗了!因為投資從來就是某一專業知識領域的事!每一家公司值得投資的原因要不然就是穩定,要不然就是成長,你講了那麼多專業的東西是在表示你很聰明還是你很白痴?

 

   就像我為什麼從2013年以來一路走來都追著電動車跑?從和大25元就開始投資,為什麼?我那需要知道那麼多專業知識,我只需要知道一件事,現在全球都朝著環保方向走。而電動車不會產生污染。所以必然是全世界主要國家鼓勵的對象。這就是答案了,就是我一直抓住電動車的原因。而卜蜂的原因也是類似的。電視上婆婆媽媽一天到晚抱怨食物不斷的漲價。其實我知道的事情,包括我為什麼投資18元的中美晶(2004年),13元的潤泰全(2008年),11元的東隆興,25元的和大等等其原因都是大家都知道的。因為這些都是常識,所以我說“常識是偉大的"。誰說看報紙、電視不能賺大錢?

 

   所以說真的,我能教你什麼?我能教你什麼專業知識嗎?不是!最近有一些投資朋友常來問我一些有關電動車的問題,經常會寫了一大堆專業的電動車知識,我看了都傻眼了。這些人都很用功,但似乎把做學問與投資弄混了!我倒覺得他們想變成甸動車的專家。我要誠懇的告訴大家,假如你是一個“平常"“長期"喜歡看報紙,報一般的商業雜誌,政治新聞或多數有關這世界發生的大事,那你的常識大概就夠了。再下來你只需組合這些東西就好了。

 

   這就是我能教你的事情,什麼才是投資中最重要的常識,不是那家公司擁有多少專利,多少技術,鴻海不是很多嗎?但鴻海只是免於“很快"被人淘汰而已。記得年初我打電話去美琪瑪公司想要了解一些事,公司員工竟然出乎意料的說“我們只是很平凡的賺一些加工錢而已"。對電動車似乎毫無所悉。但時候到了連公司員工都不知道的好運就會到臨。這就是那員工缺乏常識的認知。


   所以其實任何人都可以靠投資來賺到大錢。因為投資靠的只是常識,然後你需要的只是有人教你如何組織你的常識,利用邏輯觀念來組織。這樣計就夠了。或許我可以這樣說,當你是一個正常受到常識衝擊薰陶的人,有一天如果你發覺無法了解愗逼檔股票,那就表示這黨股票不值得投資!像最近的新藥股不就是這樣嗎!一些分析師講了一大堆專有名詞,我卻看不到有產品,有獲利,那我對這些專有名詞就毫無興趣了。這就是常識與邏輯,也是當初我要大家不要去投資基亞,不要去投資浩鼎的原因了。我的投資哲學如此簡單,你有興趣嗎?歡迎加入我的行列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動車的題材一直沒停,即使是核心的F4:和大、貿聯、康普與美琪瑪至今仍然在行進中換手。有的只是其間的小休息而已,這種小休息不礙中線走勢。但現在台股的隱憂卻逐漸顯現,那就是中國的干擾。

 

   其實我與別人看法不同的是,我認為520之前中國即使有小動作,但對台股造成的實質影響不大,只會造成量縮而已。但量縮之後反而籌碼穩定,更易受控制與拉抬。但520之後,因蔡總統絕不會再講什92共識,當然也不會講什麼兩國論。但中國為了耍一下威風,恐怕不知道又有那些產業會受害了。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蘇格蘭說要獨立,英國就說“那就公投嘛",台灣實際上受美國所控制,但中國也可以三不五時來這麼一下子。而偏偏台灣很多人都不爭氣,甚至像蔡衍明回來辦報暗中幫中國統戰台灣。昨天電視上談起蔣幫、毛匪出身時,才恍然大誤,原來蔣中正與毛澤東都是大毒梟出身,暗殺、盜墓無所不來,難怪一個國民黨一個共產黨總是這麼亂搞,還經常狼狽為?原來是祖傳祕方,其來有自。

 

   要提防的反而是選後,選後可能會有較深遠的動作造成台灣情況的改況。事實上中國為了擴張其勢力,早就不斷在南海與美國互嗆,而台灣問題只是中美角力中的棋子而已。但即使如此在目前情勢中好好運用這種中美矛盾。仍有占一席之地的可能。才能為台灣產業創造新方向出來。如果只會跟著國民黨走,說一定那天民進黨也要販毒了。這是很重要的,尤其藉此機會與美國各產業龍頭掛上鉤,像TESLA概念股,以免像浩鼎一樣只是淪為炒作工具。在美國能如此出眾,主要是各地精英紛至沓來,而在美國募資管道暢通不像台灣處處受限,當然人家不來,

 

   因此還有數週時間該好好準備再賺了,不用擔心成交量,也不用擔心指數上不去,因為你所做的是個股而不是指數,而目前國外資金不斷進來,內資卻不斷賣出,但我們必須知道的是目前的電子股在I PHONE需求減少之下本來指數就會受到較大影響的。

 

   但重點仍在選股與如何持有。選股雖是基礎,卻必需讓股票能掌握股價的動態。而不是隨便的換股票。也就是對好的股票即使暫時賣出,寧可等待也不要隨意的跳槽。這樣才能掌握全部的獲利,要不然一檔股票漲10倍你卻賺100%。那你永遠是失敗者。

 

   目前的產業結構中雖然明顯的電子業方面已經由手機轉向車用電子,但真正的主流仍只在電動車上,大家只看到同致漲到595元,從2012年開始大漲近15倍,但真正會漲的是和大,9.8元漲到170元漲了17.34倍。不只如此和大的動能依然源源不絕再過幾個月和大的漲幅將明顯的更超過同致。這就是王者的氣勢,車用電子與電動車概念股仍是有所不同的。想想看TESLA過去四、五年才賣出幾輛,和大股價已經如此,MODEL一下子暴增,那和大EPS在未來三年內至少目前的數倍獲利。不要傻傻的等獲利出來才買,這可不是浩鼎,何時成功沒人知道。

 

   每一次一檔時代的主角出現,就會讓能夠掌握全線者成數十倍翻身,因此如何確定“誰是主流"攸關重要。這是為什麼我一而再的,再而三的講電動車的主流性的原因。從2013年,我們就開始持續投資和大、貿聯、美琪瑪這些股票,因為我們知道這些股票遲早變成最耀眼的明星。果然像最近美琪瑪一飛沖天在3個多月中大漲近一倍。和大、貿聯、康普等也不待多講。

 

   不只如此,這些股票的漲幅雖然和大已進入主升段,但仍有的才進入初升段,未來上漲空間依然驚人,如果從這些股票來看,你真的看不出現在的股市萎靡不振至如此。今天鏡然只有只有555億成交金額,但像美琪瑪在主力刻意壓抑下成交量依然高達4000張,週轉率近6%。昨天更超過10%週轉率。

 

   所以當大家在說股市很冷時,其實講的是“買錯股票了!"不過未來即使買到這些股票,更大的難題將是“它要漲多少?",“你能賺多少?"歡迎加入專門操作這種長線大漲數十倍的全球大趨勢股的行列。

 

   我早就說過每個時代都有其主軸,因此根據此主軸你就可以提早至少20年退休。你想要從此翻身嗎?歡迎加入我的行列吧!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的大盤總算是報了昨天一日之仇,但這也是預料中的事。本來嘛,國外都還在準備創新高呢,怎會一下子落跑。但在國內的氛圍中卻變成一下子要反轉的樣子。導致最後變成內資殺內資。這也是昨天根本不為所動的原因。

 

   事實上現在是非常好的時機,利率低,房地產解綁,原物料創高,新的經濟(綠能)正在抬頭,這種大環境正是創造大利潤的最佳時候,同時因為銀根鬆,所以自然也不必擔心股市會重挫。這種雖然不能說千載難逢,但也是實在難得的機會,很多人卻一直惦記著指數,老是被指數綁死卻忘了這時代的變動中給你的機會。

 

   事實上這大環境不斷在給你機會,它利用各種變動,或者訊息來告訴你“我在這裡",但許多人卻視而不見。例如地球暖化,中國污染嚴重,這是早從2010年就知道的事,而從2012年起習近平上台提出“美麗中國",我想大家就要知道知道必定有產業會受惠了。因此像國統8936在2013年初--習近平就任後的第二年機會就出現了。然後到第二季末,另一個機會又出現了—TESLA電動車,因此和大與貿聯又出現了。接著第2年,2014年美琪瑪也出現了。

 

   在股市中有很多機會,大機會、小機會。但最大的機會一定是來自最總體環境的大改變,例如美蘇的對抗,氣候的變遷,中國的崛起等。因此像這次電動車的進入高度成長期,其潛在獲利絕對不只是像和大從20元漲到160元這麼簡單。8倍的獲利機會幾乎可以說是處處可見。因此像電動車這種根源於舉世氣候變遷的大議題就絕對不是區區8倍、10倍可以結束的。只可惜一般人都是目光短淺。

 

   什麼叫目光短淺?像我做美琪瑪,從2014年開始跟,每次都賺了一點點(大概50%)就沒了,但是我一直認定他是最重要的股票,因此一直注意它的發展與TESLA的變化,所以我們才可以在去年底逐步布局。美琪瑪漲完了沒?當然沒有!但問題是漲多了就會有震盪,而許多人是耐不住的。很多分析師現在都在說電動車多好,但我相信股價一跌下來,大概很多人都不敢再提了。

 

   但是如果是這樣子,那你就沒機會去賺那大錢。要賺大錢就要有不同的思維,如果老是跑來跑去沒有堅強的信念,就不是好的投資人,當然我不是說要一直死抱著,但卻一直要記在心裡。看到TESLA  MODEL 3的成績,未來加入電動車者必然眾多。而TESLA為了因應龐大的訂單,未來加入其生產鏈者也會增加,這將逐漸形成一個如1990年代風起雲湧的電動車時代。你在這幾年中如果還隨便的去東跑西跑,那麼就白白的浪費了機會。

 

   大家回頭想想,在PC這個小東西出現的過程中台灣因此出現了多少家世界級公司,這些公司在一開始不是也只是一家資本額幾億的小公司而已。但PC不斷的出現,轉變後到2000年鴻海光是股本就擴充100倍,股價則增加10倍,因此市值鄒增加1000倍。這種故事在未來應該可以被複製的。問題是怎麼找到他呢?

 

   未來像目前最夯的股票都可再外擴至其他領域,就像當時鴻海從連接器起家然後外擴到組裝…等一樣。未來尤其是電池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加快充電速度,延長行車里程。甚至如何充電等等都充滿著機會。但在其間最怕的就是胡亂投資,也就是當主流股票休息時,通常大家就急於去找其他股票墊底,結果最後往往浪費了真正的機會。

 

   因此你想要賺到大錢就要找專們投資這種大機會的人士,因為分析師一大堆,甚至連分析師執照都沒有的也加一腳,許多根本就是在耍噱頭。不斷在變換股票的結果就是當下很亮麗,每天都去搶漲停板的結果最後就是什麼都沒賺到。這就像經濟學上所說的節儉的矛盾。當許多人都自以為換股要票才會賺錢時,到最後其實是會很容易賠錢的。


   從我過去的經驗中,從中鴻的大賺18倍,益航的獲利10倍,潤泰全的8倍,東隆興的14倍獲利,到百和到最近的美琪瑪、和大、康普等等無不都是要拉出數以倍數的獲利才會完成大趨勢的操作。也顯示我與其他人只會做短線搶賺幾十%的不同。像美琪瑪,累計數次以來,總獲利已超過300%又是一個例子ˇ。歡迎我們專門賺數十倍獲利的列車。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不少投資人經常問我的問題,我經常搞不懂,很多事情只是需要邏輯就可解決或可以避免的問題,卻都無法避掉,實在是奇怪。例如昨天收到一封信說他參加一個可以每次都抓到漲停板的班,聽的時候覺得神乎奇技,但學完了,用起來卻是窒礙難行,搞到後來股票一大堆,都是被套牢的股票。

 

   我依言過去看了一下文章,大致就可猜到了。這種短線玩=而且比檔數衝成功率的方法,對了,很快就賣掉,錯了,卻都不見寫出真象,就像這位投資人講的,“他說可以買到的價位我幾乎沒有辦法買到過。"很多時候昨天進場,如果對今天就賣掉了。

 

   投資人想想,如果都可以抓到漲停沒失誤,這個人仍然會忙到無法教這些東西了。因為要處理、研究的股票支數太多了。而且他自己就可賺了。像我之所以可以寫這薛些東西,還能寫一些研究報告,是因為我的股票多半都是好幾個月才跑的。因為我追求的是數倍數十倍的獲利。因此一個機會來臨時,我們就會緊緊掌握住。

 

   歷史上不管台灣或西方都有不少人買股票致富甚至成為大富的例子,但就像科斯托蘭尼說的“我從未見到因為玩短線而賺到大錢的"。但很奇怪的,許多投資人依舊相信自己是唯一的例外,相信自己遇到的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奇材,當然他到最後就只好很困惑的來問我為什麼了。

 

   每次進出都是一次賭住,對或錯,就像擲骰子一樣。比大或比小各1/2,,但是要連對五次的機會就是1/32,對越多次的機會越是微乎其微。但問題是你美進出一次就要被扣掉不少費用與稅,因此你下越多次你的成本中無形就會增加很多。以一天五次來算,一年就可達1250次,每次0.5%,就達到675%,你一年至少要賺6.75倍才足夠支付這些費用與稅,這是何等可怕的數字。就算你每次只是以總資金的20%進出,那麼一年所付的費用與稅也要高達1.25倍的本金。也就是我只要選一檔不錯的股票抱著一年先天上我就曜比你先馳得點,因為我了成本是0.5%,而你是125%。

 

   更重要的是你能確定一年跑1250次後即使不扣除這些稅與費用,你會賺錢嗎?當然不敢說沒有,但即使高手中的高手,只要你出手次數越多,你的成本就會越高。而是否賺錢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你能打敗高達125%或675%的這些成本嗎?也就是你一年下來獲利至少鰾在數倍以上。否則扣掉這些成本後你必賠無疑!

 

   上面都是簡單的算術,但多數人卻都很相信學了“神功密笈後能夠出神入化。太過有自信了吧!我不曉得為什麼這麼簡單的算術,竟然許多人不會算,卻去相信那些網路上的騙仙,說天天漲停板。西方學者有句話說“常識是偉大的"。投資本來只是常識,所以大家應該做的事情是去培養與提高自己的常識水準,而不是四處求仙丹。

 

   過去很多人問我要不要上課,說真的我實在不知道我上課要講什麼,因為我對股票投資的判斷就是基於常識與邏輯。我經常看很多分析師講產品,尤其是電子產品頭頭是道,唬住很多人。但從常識來看,那根本不成投資上的氣候。像新藥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初的基亞3176與浩鼎,我一再呼籲別跳進去,我憑的只是常識而已。後來也證明了我是對的。基亞跌了兩年還在跌,浩鼎的下跌才剛開始,千萬別被線型騙了。夠水準的常識永遠比線型更有用。

 

   所以不要以為投資有什麼偉大,我當初為什麼可以發現很多大漲數十倍的股票?其實也只是來自於常識的判斷。所以我在想,我如果開了課所講的都只是一些常識,大概會被罵臭頭。但真的就是這樣從我從小到大累積而來的許多見聞,不同領域的見聞加以綜合而已。所以大家應該做的是平常多看書,多看報章,然後多想(以邏輯為架構),自然你就會懂很多東西,發現很多機會。

 

   大家太在意大盤的變化了,其實我一直強調大盤的不斷變化只是在反應這時代的改變而已。你如果深切了解這句話,你就不會去驚訝今天的大跌。各位看看和大,他漲的多不多?我記得第一次進場時它才25元,如今已經160元了,但它有沒有受到今天大跌的影響?在今天的大跌中我並沒有因此而特別想要賣任何一檔表面上看起來漲很多的股票,像和大,像美琪瑪。大跌120點幾乎與我無關。並不是我的股票沒有跌而是我知道他們只是稍微反應今天的賣壓罷了。

 

   所以當你今天感到驚慌時,那就表示你可能買錯了股票!也就是說面對時代的改變,你並沒有適當的反應與調整。


   常識是偉大的,你只要具備足垢的常識你就可以發現最大的投資機會!還不知道嗎?歡迎加入我的行列,讓我告訴你如何由簡但的常識發現龐大的投資機會。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早在石油從30美元起漲時,營建股就開始啟動了,以我們看好的興富發來說,它已經漲了8成了,與美琪瑪相較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事實上這對營建股來說仍然算是在底部。主要的原因是

1.營建股的調整幅度夠大、時間夠長。但事實上從外在環境來看,利率循環事十上仍然在向下探底。因此營建股的中長期調整就顯得有點背道而馳。

2.原物料已經開始向上,大家千萬要記住,在歷史上的2戰後的台灣,每次房地產的大漲多數都建築在原物料的上漲上。因為原物料的上漲是推升營建成本的必要工具。

3.基於經濟的不振,房地產是內需主要產業,因此央行也不敢再壓,因此政策上的寬鬆實屬必然,而且會持續的寬鬆。

 

   當然另一個充份條件—台幣的升值並沒有充份配合,這代表流入台灣的淨資金似乎仍不夠多,但即使如此,憑著上面的條件配合已經下跌許久的股價事實上仍有很不錯的上漲空間。即使其空間不如電動車的長期發展,但在台股中卻屬佼佼者了。

 

   在台灣目前的產業中最糟的是缺乏領導者與夠份量的創新者,因此許多產業事實上都是依附在別人的產業下做為零組件的一部份或做為代工。因此缺乏高本益比的支撐。即使像電動車這種產業其高成長也必須依附於國際間的重要產業。因此如果沒有這次TESLA平價電動車的大賣,台廠也無法提高本益比。因此像許多台灣過去發展的不是很好的部份,尤其是軟體的部份就一直沾不上邊。而目前的人工智慧中主要發展的關鍵並不在台廠,因此台廠仍只能從事零組件與裝配的工作而已。至於無人機,VR這些都只是小眾產品。至少直到目前連我這個頗具好奇心的人都還沒有興趣去買。

 

   因此台灣的營建股必然的變成大家最有興趣的嗜好,許多人假日閒閒就算不是真的想買房也會去逛逛隨口砍殺一番看能不能突然從天上掉下禮物。這已經不只是嗜好更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因此在這時候大家關心的已經不是買不買房,而是買不買的起,或者能不能用更便宜的價格買。但是日復一日,眼看著石油、鋼鐵甚至食品價格都逐漸在漲的情況下,忍痛買進只是遲早比耐力的問題而已。而且事實上,現在晚出手已經不如早出手了!

 

   因此現在買營建股不但有前景看好做為保護,還有多出一份禮物;高殖利率。高殖利率對營建股並不重要,因為其股價的波動非常劇烈,因此要想賺這高殖利率只有在前景看好下才賺的到,而現在就是時候。電動車的股票短期間恐怕已進入休息,因此營建股的重要性將越來越明顯。至於原物料股,像鋼鐵、塑化,大家反而要小心是否已經反應的差不多了。畢竟現在要構築的是“不再通縮的環境"而不是“通膨"的環境。我們從一月初談石油以來,油價從低點開始也已反彈5成以上了。

 

賺完電動車,美琪瑪,康普、貿聯、和大等,我們將再大賺營建股。歡迎加入,買1送2活動持續中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個笑話說最近鋼鐵股漲起來時才突然發現券商、投信中找不到鋼鐵、塑化業的研究員。其實早在2002年時就發生這種事了,後來好勿容易養成後,一次金融海嘯又把這些人打散掉了。我真的很懷疑這叫專業的投資機構。每次都在捉襟見肘下勉強擠出來半生不熟的飯,能吃嗎?

 

   其實台灣的分析師也多是如此,各位可以推算一下,1990年代電子股的時代是目前分析師養成的最興盛的年代,反過頭來說,台灣的分析師多數是擅長只在電子產業中摸索的,所以可以看出許多的負前的分析師可以把電子產業中的細微之處講的透徹淋離,但卻搞不懂大行晴的變化。不知道為什麼石油會漲上來,不知道國際近融市場行情變化的原因,結果面對巨大的變化時只能變成新聞主播,不斷去重覆消息的播報。

 

   前幾天有個分析師還在說“我對行情是保守的"結果隔一天眼見股市大漲,竟然在收盤後(昨天)說“我對行情非常的樂觀"。結果今天股市又開高走低。為什麼他會一再重複的在行情出現後根據已經出現的行情告訴投資人已經出現的行情?這就是從出身背景的根來被影響起。

 

   今天也是同樣的情況,這位分析師又在講鋼鐵多好,但其實我們已經在近日賣掉代表原物料指標的元石油,轉向更深化的其他產業去。我們在原油跌到30美元以下時就開始買進元石油,我也一再在這裡說“30美元以下的石油越跌越買"(今年1月初),但時至今日我只看那位分析師在歇斯的里的喊鋼鐵股時,如何能不賣呢?

 

   不是說石油會不會續漲的問題,而是“如果連反指標的人都在買,那麼這種產業的股價高點就有限了,最明顯的就是宏達電上次的例子。不過這也代表多數投資人的現象。

 

   現在幾乎是所有人都知道原物料正在回升了,但是還是有許多人不相信營建股不只是蝴蝶飛來而已,而是春燕處處的即將到來。大家看看鋼鐵股中最強的次類別是什麼?是建築用鋼鐵!看看世紀鋼,東鋼、豐興,顯然這次與2002年由中鴻帶頭完全不同,但是好玩的是營建股才起步沒多久。

 

   大家要知道營建股代表的是台灣人最想要的動西—不動產。股票買多了可能你會害怕,房子買多了,如果是你能力所及的,沒有人在害怕的。但房地產股票就是波動很大的股票,只要時機一來,大家就蜂湧而上的,因此房地產股票只要一漲就不會只漲5成,6成的。總是一倍起跳。我曾說過我曾在2003年SAS期間買皇翔大賺6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如今這個機會又悄悄到來。其實買房地產不如買房地產股票。前者能漲個5倍已經很了不起了,再加讓自備款的槓桿2成就是25倍,但營建股可不是如此,若以房地產的投機時間來看,動則數百倍漲幅,還不包括融資的2.5倍在內。但是操作營建股可不像房地產,像2545在2004年一下子就跌了50%以上,像這次從80元跌下來更是跌到20元不到。因此營建股覺對是長期投資中當時機來臨時很好的標的。

 

   只是營建股中也是龍蛇混處,像一路行賄到底的遠雄,亂七八糟勾結有司的日勝生當然就不要買,而有些公司漲跌波動不大,雖然股息不錯,但卻適合作高殖利率股而已,所以在這目前卻不其實是最適合的股票。另外,在近期很多人都在看好原物料的同時,卻忘了一些與食品關的股票像卜蜂,今天悄悄的股價又創了近波段的新高。其實在台灣漲的最凶的可說是食物了,許多婆婆媽媽到市場中後都說買不下去。像香蕉、一些水果啊,近日漲幅動則都是四成、五成起跳,而我們看看卜蜂,去年獲利就高達2.57元,最重要的是其在近年來開始配股而不是只是配息,這是很重要的。

 

   在近年來大家都開始轉成保守了,紛紛都要求配息,其實這是一種有需要被討論的作法。配息,其實代表的就是公司對自己的成長缺乏信心的表示,我們以台積電來看,近幾十年來已不曾再配股,而張忠謀也一度被戲稱為張三元,但台積電早期可不是這樣子的,當時以股本80億上市後不斷配股,如今才有2500億的股本。而卜蜂是一家國際大公司(總公司是泰國卜蜂,泰國以農起家),因此其配股必有長期發展的考慮。

 

   事實上說起近年來亞洲的發展,原物料的需求中至今仍不斷成長的其實是肉類的需求,想想看,中國印度至今每年都在6%以上的成長,而從來也不敢有國家要你去牛豬肉的產能,因為這關係到基本的生理需求。因此大家才會發現在石油一度大跌時,事事實上許多食品類並沒明顯的跌幅。而在股價上,與建築用鋼一樣,是極少數在今天又創新高的股票,不止如此,如果還原權息,其股價已創下20年來新高了。這檔股票雖然很少人注意他但卻是長線值得擁有的股票。不管是從殖利率角度,從原物料長期發展的角度,都值得長期擁有。

 

其實我們從今年一月開始就不斷告訴你原物料的落底訊號,但是買股票是要提早買的。像高力8996,我們從去年12月底40元左右就開始買進,後來到62元當大家都在注意時我們就賣出了。當石油也是一樣,我們在1月中下旬買進元石油,當別人都在說石油時我們也在昨天賣出了,最近TESLA訂單爆單時,我們也是在一月底就買進了,細在康普已來到最高57元,從最低算起獲利也超過7成。後來我們又買進貿聯等也都是立刻大漲。現在當別人在買這些鋼鐵、石油的原物料時我們又更深入新的股票了。我們不會去講一些純炒作的股票像浩鼎、基亞,也不會只是看籌碼而炒作一些新上市股,這些其實就像賭博一樣,對錯各占一半。但何苦呢,一買就準備隨時開溜。

 

這檔股票是順著行情下來的,未來在幾個月中漲幅至少在5成到1倍以上(過去的歷史一起漲就是2倍至少),歡迎你加入我們的行列,說起景氣循環股,誰能像我們早在今年一月初就告訴你石油即將落底。沒有石油的落底,鋼鐵,散裝,等都無法落底的。而現在你再去買這些股票嗎?當然不是!

 

現在有1+2活動正在進行中歡迎加入我們。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今年年初石油跌破30美元時,我就喊出底部已經到了。當時大家都不相信,事後證明果然30美元以下就是底部。但現在在鋼鐵、原物料股逐漸上漲之際我卻又要開始提出呼籲:原物料的上漲的最大受益者將是營建股。

 

   其實我早先就講過,但大家根本聽不懂,不過近來一些房仲已開始提出“蝴蝶飛來"或者是三多現象。房地產的回春已經慢慢被感受到了。但是這只是開始,因為美元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買屋的人都仍在觀望希望揀到斷頭貨。但再一段時間過後,投資人與銷售者雙方慢慢發現,大環境已經不能再等了。到時程交就會開始熱絡,而房地產的股票也逐漸從慢慢漲(目前以興富發來說,過去三個多月來只漲了7成,這在房地產算是小漲的)變成快快漲。不過沒有耐性等待的人恐怕屆時只會不敢進場,因為回頭一刊,股價許多已經大漲一倍以上了。

 

   這就是投資,投資需要布局與等待,不要等到熱了才想跳進去。到時候你會因為處在半空中而進退不得。像當初我在提30美元的石油時,假如你有心就應該進去等等了。到現在已經漲了40%上來了,你大概也不敢進場了。只可惜多數的人都不想等,只想一進場就可以開始大賺,結果就算你明知道的好機會也會因此錯過了。所以等待絕對是一項美德。

 

   像目前的機會就是各國正在想辦法讓原物料漲起來恢復生氣,過去一直希望從需求面解決,因此不斷的降低利率刺激消費,但現在發覺,因為供給與需求的缺口極大(先是中國的加入供給,後是其他新興國家的加入,使的供給越來越大。而如今則希望從中國的轉型開始降低初中級產業的供給,然後中國直接實施供給面的去產能。因此初級產品(像化石類化學,鋼鐵,等等基本工業的供給反而得以快速的提高價格。反而像電子產品類卻因中國的加入越來越嚴峻。因此美國為了應付中國的挑戰,美元匯率仍會繼續降低。而石油價格等繼續升高。

 

   這會促使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得到解決:乾淨能源。電動車的充電與耗電與行駛問題已經逐漸得到解決,因此會是第一個解決的答案。用電費用會比汽油便宜很多。但第一個問題就是乾境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的使用就必須靠汽油的價格高到一定程度(50美元以上),才有利於實行。因此油價高漲絕對是乾淨能源替代的條件。因此當油價高到接近45或50美元時,太陽能就會變成可以注意的對象。

 

   這就是一種因果關係的推衍,因此做股票需要強而有利的邏輯觀。因為很多東西是可以這樣推出來的,例如機器人現在很夯,但實際上這是感測元件的大運用。但問題是機器人將會面對人類的排擠,在美國已經有碼頭工人公然反對機器人的使用讓他們少掉很多工作機會。而政府為了保障工作機會也必然會做出很大的限制,例如機器人工作與人類工作顯然有重大的差異且不會違背人類的工作權之下才得以始用機器人,因此理論上司機、廚子,與許多不太複雜(不是簡單)的工作皆可由機器人取而代之,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一直到現在恐怕只是湊熱鬧而已。其他像無人機,VR也是一樣,其能實際應用到眾人(而不是小眾)的機會有多大。你會去買一輛無人機幫你做很多事嗎?買東西,載東西(載你去玩),應該主要就只是玩玩吧!工業用途有多少?我也懷疑,那麼就像重機一樣,喜歡,但卻不實際,因此恐怕也都是小眾而已。

 

   但乾淨能源就不一樣了,這是地球及續下去的基本,是整個地球行為習慣的改變。像電動車(或其他替代能源車)是未來全部都要改變的,有一個分析師說這是小眾市場,這是錯的。因此當你在思考為什麼TESLA概念股的和大貿聯至今依然上漲不休時請你想想當初微軟的例子。當初微軟一家公司自上市後在14年間大漲4萬多倍。就是因為PC後來必變成幾乎是人人都需要的。電動車也有這種特色。因此公司(TESLA)還沒賺到錢市值就到兆元了。這也是貿聯能在不斷多空激烈大戰下還能持續上攻的原因,因為大家會想起當時的鴻海,當時的台達電。

 

   所以不要把目光釘在所謂的過去本益比上。像我在談浩鼎的炒作時,我的著眼點並不是沒有獲利的公司不能股價600元、700元,而是未來清況要是可預測的。而浩鼎的結果卻明顯的不可預測。那麼這就如同買威力彩一樣,但威力彩一張成本100元,最好的結果超過數億獲利,但浩鼎一張700元,最好的結果恐怕賺不到萬元。那這就不對了。這就是所謂C/P值。在股市中的投資都要考慮C/P值,


   未來的投資恐怕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不需要考慮指數了,因為指數就是在窄幅中上下整理。而主流其實沒有因為多空征戰激烈而有太明顯變化就不多講了。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