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投資人基本上已經知道要買股票一定是要買產業有前景的股票,但是卻很少人知道怎樣才是最有前景的產業。像最近VR的題材看起來很夯,但做VR的廠商就是有前景的嗎?恐怕不是這麼簡單,看看“誰在做VR?”都是原來的大廠,宏達電…等等的。這些都是大廠,說白的,VR占他們的營收會有多少?所以VR固然很新鮮,但想靠投資這些賺大錢?恐怕有些困難。
相反的如果一新的全球大趨勢崛起,例如2001年由美國率先將利率降到1%製造背景,然後中國粉貊登場當主角,那麼這種由世界第一、第二大國合作表眼的大秀,就產生出了七年間台灣的原物料股累積上漲數以萬倍的大機會。同樣的1990年代則由美國當主角由中國當配角(提供廉價勞工),也讓台灣出現電子股大幅飆漲產生累計數萬倍報酬的行情。
這種由全球最大國共同演出的行情才是全球大趨勢。這種全球大趨勢才是投資人所應該優先投入的行情。而不是看到新的產業就跳進場。我們所一直投入投資的就是抓住這種行情。所以我們才能抓至住像東隆興前後14倍的行情並賺到累計數十倍的東隆興獲利。也才能賺到和大高達6倍以上的行情(截至目前我們尚有25元買進和大的同學繼續抱著)。
像我們的美琪瑪,前後操作數次,最近的是今年年初以來的買進,到現在依然繼續持有獲利已超過9成,果然今天又大漲,距離上次高點已差不到3%。不止如此,大成、卜蜂又再創新高。不要說從我們買進的時候,光是說我在這裡跟大家公開推薦就好了。短短一個月多就已上漲20多%了。
從2013年以來,我們一直說我們以綠能為接續越南概念股的此世代的主軸像去年第四季就開始投資的另一檔標的昶洧,4529一下子在兩個多月內就獲利近300%。而今年接續仍在此一議題上,像高力(燃料電池)8996我們獲利50%,像康普、美琪瑪等都是我們持續投資綠能的一系列代表作。這些股票的共同特點就是綠能。而且其據有產業的延續性。
我為什麼一直很重視“全球大趨勢下產業的延續性”?因為只有這樣投資,就像順藤摸瓜一樣才會簡單輕鬆。也就是說投資的一貫性。春秋時孔子曾說“吾道一以貫之。”巴菲特說的投資是一種尋求價值的投資哲學,索羅斯說投資在各個金融市場是一種“反射”。每個真正在投資上有成的人必定都各有其一套哲學。但我經常看到電視分析師東講西講,每天都有名牌,但似乎卻很少看他們講投資哲學與理年,所以我常會懷疑這些人的名牌真假。
像我們從今年年初就提出石油在跌破30美元之後落底的一連串理念。對別人來說,猜對石油落底價位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我們提出西系列的論調,並告訴你這是美國有計畫的一系列的金融戰爭的動作表徵。果然一直從那時候開始,我們說的很多股票一一崛起。一直到現在大成、卜蜂、皇翔等都是這一系列美國所發動的大趨勢的其中一份子。因此加入我們的行列只要一啟動一個新趨勢,新的從長期底部的股票就會源源而來。就像最近營建股,已經休息了3年,現在有誰講營建股?但我們就是從長期底部做起來。想想看休息了三年,誰敢講營建股,誰敢說下半年經氣會逐漸好起來?
。
像美琪瑪4721,上週五MUSK跳出來說“我們現在只跟PANASONIC拿電池。”一舉闢了要跟三星拿電池的謠言。但這消息竟然到今天才影響股價。想想看TESLA的MODEL 3明年要交50萬台,目前整個大陸一年的電動車總生產量也不到50萬輛,而去年TESLA才交5萬多輛而已。想想看,身為獨家TESLA電池獨家供應商松下的供應鏈的美琪瑪,未來的爆發力會有多驚人。這就是我們持續從2014年開始持續操作美琪瑪的原因。
我們現在已經再鎖定一檔股票,最近幾個月累計營收比去年大幅增加40%以上,其獲利更是從去年的負值逐季成長,到今年第一季獲利已經超過1元以上比去年來說呈現天翻地覆的成長。更中要的是法人預估下半年後還會一季比一季成長。目前本益比只有七、八倍。這是一檔未來至少可獲利50%以上的股票。因為本益比以相關股票來說皆在至少15倍以上。歡迎參加。但請注意我們以中長期投資取得極大報酬為主軸,像美琪瑪,我們獲麗已超過90%仍未下車就是一例,像之前東隆興、百和長期累計獲利至少都在10倍到60倍就是例子。所以請沒有耐心的人不要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