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果然繼續大漲,短線大賺生技、太陽能

 

    早在8月25日後我們就一直強調“行情沒那麼壞"“我們開始樂觀了"。一直到最近,我們從未再有過一張空單進場,因為我們很早就說過“這只是一個改朝換代的行情"罷了。果然新的股票代表作像最近這一陣子的1541錩泰、9924福興的大漲領先創新高就是“換代後的新產業"。

 

    然而近日很多只會看指數的線仙,一直告訴你8300點(早先他們就說“反彈到8000點)過不去,目前只是B波的反彈!結果今天一衝就過!這些人很奇怪的,不去探討時代改變下背後的意義,卻只會利用指數算股價。其實大家想想看,1988年的8000點,1997年的8000點的8000點與2007年的8000點內容一樣嗎?在1988年最強的,最大漲的股票是金融股,因為那是個廣場協定下的台灣,當時台幣大升,美國立意要削減台灣對美國的外貿出超。當然漲的是金融、營建與不動產。

 

    但到1997年,當時最強與新崛起的股票就是電子股,為什麼是電子股,因為美國扶持中國來對抗日本而導致人民幣在三年內從2.1大貶到8.5:1美元。台商利用RMB大貶而建立了電子也王國。至於2007年則變成原物料最強了,大成、豐興、中美晶都是大漲特漲。原因就在於中國在這10年間的大建設。所以同樣是8000點或10000點,但每一段不同的時間中主流股是不同的。怎麼可以用指數的一條船打翻一船人呢!

 

    現在的大環境很簡單,就是美國要把資金抽回美國。因此我一直強調,時空背景改變了,你投資就要跟我們一樣“跟著改變"。但卻有人一看到中國情況不好就說台灣的指數也會跟著不好呢!我曾說過,中國對台灣的負面影響是長期的。短期的影響已經反應到指數與股價上了,怎會還在擔心會因此進行C波的下跌呢。

 

    不管美國會不會升息,都代表新美國經濟的崛起,不會因一次小小升息而改變的,如果你不在意美國的經濟與新產業的崛起,卻只在意是否升息,那你就會因小失大了。因為就像科斯托蘭尼說的“經濟的表現是主人,股價的表現就像狗一樣。只要經濟往前走,那麼股價遲早就會跟上的,所以不要在乎是否升息,而要在乎你選的產業是對的嗎?

 

    目前從股價指數層面來看仍只是在進行“修復 ‘行情。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太陽能,看到一些之前大跌的股票在反彈,而對於一些業績好的產業,由於先前就提早落底,提早反彈,現在反而變的像在看戲。不過從長期想要賺大錢的角度來看,找到適合目前與未來時空適合的產業是最重要的課題。

 

    其實要在短線中賺錢是很簡單的。像最近我們的底以短期為主的股票在生技、在今天大漲的太陽能上就賺了不少錢。但是我們仍鼓勵現在進場應該從長線的角度來考慮。現在的美股經濟情況已經好到FED必需考慮以加息來應對了,你還只擔心加息後股價指數會不會下跌嗎?昨天我說過,FNMA與FRADDIE MAC的兩家情況仍然非常低,這就是美國必須要加以解決的未來之星。一個強大的美國,房地產卻這麼差嗎?人生的生活這麼差吧嗎?我說過,把美國的房地產帶起來是提振美國消費的FIRST  PRIORITY。房地產帶不起來,消費就很難帶起來。美國的以內需為主軸的經濟就會被看破手腳。因此美國的房地產業是繼紡織後的第二個故事。

 

    當然要帶動房地產起來需有數年的時間,但目前失業率已到5.1%,這就是最好時機點了。當工作情況(雖然目前美國的長期就業參與率仍不高,但在長期之下,已逐漸變成結構性問題,例如20年前45歲的工作主力,現在已變成65歲,已無法再進職場)穩定後,房地產就會起來。當然如果升息之後,那麼國外資金加速流入將會更促使房地產需求更加明顯。

 

    房地產是火車頭工業,在美國其實遠比科技業來的重要(因科技業最耗人的部份都在國外進行製造),科技業雖帶動蘋果、微軟等市值驚人,但對一般人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反倒是房地產價格上漲會對普羅大眾的消費帶來驚人的效益。因此甚至可預期下一屆美國總統將是地產大王—川普TRUMP(雖然其常常講錯話,但畢竟荷包較為重要,其背景的優勢將是美國未來最被寄予期望的),那麼未來的8-9年將是美國房地產的黃金時期。

 

    未來美國的股價指數未必大漲,但房地產將是其重中之重。因此台灣將會因其內需(房地產好起來後,內需消費就會大好)而興起另一股力量。不只包括我們現在看到的房地產相關概念股,也報括衣、行、育樂等消費概念股。在美國根本不缺創新,因此你現在去買科技股其實最多也只數平平的表現而已。但只有房地產,看看FMCC與FNMA這兩個半官方機構價格仍如此低廉,我們不是說要去買他,而是說,在美國多數產業都不段創下新高價下,卻讓美國最重要的房地產業在地上爬,有道理嗎?目前跟我們逢低買進這些相關產業概念股(美國內需概念股)將是近數十年來最好的時機。

 

    人要在股市中發財要有遠見。不要只會一天到晚賺短線,很多人甚至短線也不會弄。你弄了可能數年甚至10數年了,短線有沒有讓你賺到大錢,你不知道嗎!看看我們在2010年不斷告訴你越南概念股要崛起,但是你一直不相信我所說的話,當時儒鴻只有20元,東隆興只有10元,但經過幾年來的幾次低買高賣,累積獲利早就超過60倍,後來的百和累計獲利也已超過20倍。這種獲利對於有眼光的你才是你所要的,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伍宏昌 的頭像
    伍宏昌

    伍宏昌的全球大趨勢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