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國行情正在逐漸展開--房地產正在恢復生機
當大家都在擔心中國大陸的經濟走向衰退的時候,我一直告訴大家“這不過是個改朝換代的行情"。果然在近月美國逐漸傳來好消息—失業率不斷的降低。其實這只是大家落後性的反應而已。我近一、二日就告訴大家“只要能驅動資金流向(回)美國,那麼美國的內需行情就會逐漸加溫"。所以你根本不用去擔心美國的經濟情況怎樣。
那為什麼能驅動資金流回美國呢?很多人都以為是經濟學家的事情,其實這些人都弄錯了。這絕對是政治事件。就像當初美國杜魯門總統本來是很討厭蔣中正的(為什麼?想想看,1945年中國戰勝日本時,蔣中正聲望如日中天,為什麼搞到1949年就丟掉中國?是因為共產黨嗎?不是,是貪污、腐敗與無能)為什麼突然無奈的回頭開始幫忙蔣家?因為蘇俄與中共發動韓戰!如今的情況也是類似,資金在全球的流動都是因為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導致美國(華爾街)驅動資金在全世界來來回回,在美國國內、國外進進出出因此也導致各國的經濟情況忽上忽下。而這些人則從中獲得龐大的利益,也造就了我所說的經濟現象的發生。然後才引來了所謂的經濟學家的研究。因此你如果只是研就經濟現象,那你真的會被搞死。因為很多數字會告訴你“參差不齊"的現象。這才有最近一些分析師、或財經節目拼命看衰經濟情況的現象。所以說穿了經濟只是為政治服務而已。假如你不看穿內幕,你會永遠搞不清楚現在的情況,而像經濟學家一樣,一天到晚像無頭蒼蠅前後左右被看起來時好時壞的經濟數字搞到亂講一通。
華爾街永遠都只有一個法則:“低買高賣"。因此這是其資金必須不斷在世界流動的原因。當美國經濟有天好到不得了,資金就會流出到國外尋找某些有政治意義卻缺乏資金因而經濟處在谷底的國家。然後大炒一番,經過10-20年後,這個國家經濟好起來後,資金就會離開那個國家再流回祖國(因為美國經過資金的流出10年後,經濟情況必定又陷入谷底了)。如此週而復始,資金越來越龐大,就越來`越有能力控制這個世界。這就是全球大趨勢的真象。
所以我一直懷疑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不是布希故意搞垮的。但不管如何那時候到現在資金一定不斷的進入美國抄底(只有大咖才可這樣做,小咖的是不可以的)。因此從那時到現在,流出中國的資金不會太多,因為抄底不需大量資金進場美國。這業是在今年以前中國經濟不會太差的原因。但今年以後就不一樣了。多數的資金(不管是不是猶太家族)已經明顯感受到美國經濟的熱度,因此資金大量流出中國,流入美國。這就造成今年中國經濟的陡降與美國經濟的進一步轉熱。
因此美國的今天是否升息只不過是一個明顯的訊號,告訴那些還留在國外的資金“回來罷",這是陽謀,也在向那些留在國外的較保守的,較小咖的資金說“安全了,回來罷!"這是資金即將大幅流回美國的告知。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搞錯了。別以為升個一碼半碼會收縮多少資金,不會的。相反的,滾進來的資金將大量、快速的造成美國經濟的轉熱。
但是資金流回美國到那裡去呢?想想看這幾十年來美國的情況。你就會知道資金會留到那裡去。資金會不會再流到科技股去?當然會,但不是重點,畢竟科技業需要有足夠天時地利人和配合。因此新的科技仍會繼續出來,但像1990年代的PC風潮?別傻了,等到有天某國發生特殊的貶值現象再說吧。
或許大家都忘記FANNIE MAE(FNMA)與FREDDIE MAC(FMCC)這兩家公司,這在美國與房地產貸款有重要意義與關連性的公司,在1990年末與2000年代中股價都還高達60美元到75美元之間。但自2008年後至今,股價卻依然處於2.24美元(最近價格)。也就是說即使美國股價指數早就越過當時(自1999年到2008年間)的新高了,但這兩家公司,或者說美國房地產依然處於地上爬。但請不要忘了,在上次美元的回升過程中(1991-2000年)中例如FNMA,是從3元漲到60多元的。
其實自2008年起,以FNMA來說,在美國政府搶救下已大致從0.27美元回到目前的2.3美元上下。漲幅已經達8倍。但反向過來說,一個失業率即將低於5%的美國,猶太人會放過這塊肥肉嗎?目前美國的利率這麼低,經濟這麼好,即使每個人的消費仍遠不如過去。但這都不是問題,只要房地產漲起來就好了。我們看看台灣,台北人比高雄人有錢,有消費力的地方原因何在?房地產價格一直漲嘛!過去20、30年來台北房地產一直漲造就台北人驚人的消費力。即使那是泡沫,但只要泡沫不破,只要仍在夢中,那就依然甜蜜。美國人也一樣啊!所以如何炒高美國房地產將是下一波重心所在。
記得2003年時我跟人家說房地產要起來了(我們當時開始買營建股),很多人依然不相信,因為當時景氣並不好。股價指數跌4000點以下。但事後光是我們買的股票,2545一年內就漲了6倍,而在之後幾年更是持續大漲總共上漲近800倍。那時是因為美元的流出與台幣的升值所導致。而那時主要的受惠國當然是巴西、蘇俄這些國家。但光是台灣,就可以造就出大漲800倍的股票。更不講巴西,我一同學在那段時間(他住巴西),財產竟可以從負債數千萬變成擁有1.5億巴西幣(當時近8千多萬美元)。可見房地產受資金流動波動之大。
台灣目前看起來美國房地產受惠股並不多,但請放心,台灣廠商可以嗅到這股味道了。在美國的許多大賣場都有台灣的家居生活產品。甚至在AMAZON也有,因此在美國的房地產與內需將在未來數年會有長足的好轉的背景之下,台灣有許多生活用品可供消費。因此不要害怕美國升息,美國升息雖造成台幣的下跌,卻可創造台灣相關產業股票的大漲。1990年代,台幣從26元貶到35:1,台灣股市卻從2500點漲到10000點並創造了鴻海、台積電等公司的傳奇故事。就是例子。
你想要在未來的另一次美國時代中賺到大錢嗎?看看上次我在1991年在國內開始買聯電,在國內開始買微軟(我在法人的時代)就知道我們總能漲握最初生機。當時國內99%的基金經理人都還搞不清楚什麼是DRAM,搞不清楚WINTEL是什麼呢?
趁行情才剛開始,加入另一個大行情的開始郎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