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年我們從和大在25元開始買進以來,我們一直說我們的操作是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的。這個因果關係是源自於整個國際政治與經濟情勢的發展延續情況。例如當中國崛起以後美國就開始扶持中國週邊的國家來平衡中國的力量。而在另外一方面當中國強大以後中國也開始從世界工廠脫身,習近平上台以後開始提倡“美麗中國"。在產業的發展上面就從胡錦濤時代的“建設中國"轉為新經濟時代。製造業也逐漸的從為其他國家製造而轉為為中國本身而製造。

 

   這些都有一定的延續性,展現在投資身上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從2013年開始投資美麗中國的一系列股票,從最早的國統8936(這是水資源的股票)到13年中期的和大1536,緊接著2014年開始轉入電動車的最重要材料--電池,我們從美琪碼開始到15年的康普。都一再展現我們的延續性。

 

   15年底再度的投資美琪瑪與康普。並沒有因為16年我大喊石油的落底而忘記另二個相輔相成的產業(事實上,包括替代能源、電動車與石油都是互補的,石油若漲不起來,那麼電動車與太陽能等也難以推動)。因為電動車的爆發力一直到今年開始才將會有明顯的出現,最主要的中國的十三五計畫,而TESLA的平價電動車也即將出現,此款電動車價格扣除補助後,已和一般汽車相差無幾。Tesla預估2016年起電動車的銷售量將引此平價車款的出現增加10倍,來到一年超過50萬輛。加上中國的電動車有關的充電椿大成長,已具備進入爆發期的重要誘因。

 

   因此我們預計2016年電動車將進入爆發期的成長年。其中我們對長園科的股價雖漲的最凶,但因其沒有獲利,因此我們仍將關切重點放在4721與4739身上。根據一檔鋰ETF已在近2、3個月中大漲70%,可以推估今年的電池相關股看好度。

 

   其實我們從去年12月談太陽能,今年1月談石油,再加上最早的電動車,我們的用意其實就是指這三個的互補性。在目前產業發展情況與觀念下,似乎不太可能這三者是分開的,時油太低就會壓抑太陽能與電動車的使用,因此我們發現,這要完全脫離汽油車或使用太陽能還真的需要一定的過度期,而且石油一定要高到一定的水準。所以1月後石油的大漲是為了發展潔淨能源的必須之惡。

 

   這也是我認為石油在未來仍綴有一段不短的時間維持在60美元以上的主要原因。以目前的汽油價格,似乎對電動車不夠吸引力。因此60美元石油以上的汽油價才會對電動車有一定的吸引力。這是一種處於互補的狀態中。這也是我們交叉來說明這些產業的原因,不過在其中,我認為電動車的成長仍是未來數年的最主要的重點。但可惜的是,氫能源車才是最終級的替代能源車。因此我們所提的長線投資標的其實是高力,但這並不是一般在市場中跑跑跳跳的投資人所能做的。因為就像2002年提皇翔一樣,至少需要5、6年的時間。

   將話題拉回來,今天的FOMC會議似乎都是以不升但會後談話偏鷹派為重點,那麼為什麼石油再度上漲?而歐元日圓也按兵不動?這是不是表示與上週四的歐元反應一樣?也就是說全球資金已經逐漸在蘊釀轉向了呢?如果是這樣,那麼也表示最近的石油、鋼鐵等都將再次上漲了。否則石油再回跌,那電動車、太陽能都將因此而受影響。所謂的巴黎協定將很難達到。

 

   世界上的政治局勢是有一定的步驟的,因此,情勢將反過來的。所以我們仍認為以綠能為主的行情仍將繼續。而對於其他的行情例如VR,是不是等待業績出來再說,我實在看不慣每次都在沒有業績下的炒作。大家難道看不出來,王雪紅主要的收入來源已經是炒股票了嗎?就像炒新藥公司一樣,像現在浩鼎已經是失敗了,股價還可蹲在400多元,被套牢者還打算再炒一波解套波,如果再相信6月說會起死回生,那你被套牢就是活該的。

 

   台灣目前有許多產業實在是慘不忍睹,只會靠炒股票衝收入。像文創,遊戲,這些都是一樣,動輒拿中國當作炒作題材。但如果是中國也能做的,中國為什麼要讓台灣做?最近台灣一份民調,顯示台灣已經越來越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了,中國不知道嗎?國台辦都被換掉了。這是什麼意思呢?老是要炒這些沒獲利的公司,要不然就是像新光金一樣,連某些炒家的話都相信,那麼被套牢也是活該。

 

   但反過來,台灣的確是可以參與中國的供應鏈的,只要股價平實,其實就是不錯的選擇,未來很明顯的中國的一些品牌仍需要台灣的協助,像小米、華為等都是,但不可以劃大餅。台灣是個小國沒有畫大餅的權利。看看宏達電、威盛就知道了。想想看連領導人都不敢掛國旗,中國會允許台灣的產品在中國耀武揚威嗎?台灣如果連聯和國都進不了,中國會讓台灣廠商大成功嗎?這不是宣示台灣的自由民主比中國好嗎!別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伍宏昌 的頭像
    伍宏昌

    伍宏昌的全球大趨勢

    伍宏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