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是一個快速反應世界趨勢潮流與資金流向的地方。當聰明錢嗅到味道的時候就會群聚而至大啃其肉,晚來者只能食其餘唾。最近我曾在影片上看到一支瘦巴巴的北極熊站在一小塊浮冰上,狀至可憐。但這就是生命生存的道理,也是股票市場生存的道理。說穿了也是世上生存的重要法則,因此如何早點聞到風向是活下去的重要關鍵。在人生中又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自9月中旬以來一直告訴你昶洧,結果漲了2、3倍,從17元漲到60多元,後來談美琪瑪,12月初談昱晶也都是一路上漲!甚至我們也告訴過你“為什麼指數會下跌!"這不是因為其他產業好不好,而是人們找到新機會了!郭台銘沒有想到這一點,只想到“我們獲利很好啊"但他沒想到的是大家要的是看好的從0或從1開始的企業。當然這種企業會在經營上有較大的風險,但如果能再加上新的大力量的支援那就很好了!這就是全球大趨勢。所以光憑創新還是不夠的,要能乘風破浪還是需要時勢的創造。
所以我經常聽分析師在介紹股票時都只講這檔股票有什麼技術,卻沒講真正的要買股票的動力-有什麼力量可以推這檔股票一大把。難道你認為郭台銘就這樣崛起嗎?他是靠著中國的調降匯率崛起的。你認為過十數年前台北的房地產就這樣憑空上漲的嗎?不是的,他是靠中國的大建設而崛起的。
2016年的台灣除了政治上的新興勢力冒出來外,也是新產業的冒出頭來,許多過去的以大量製造的產業將逐漸萎縮,因為更會大量製造的紅潮崛起。台灣因此會轉型轉向新的需求與大趨勢的方向走。因此勢必從舊的產業抽出來。這時候舊的產業即使獲利並沒減少,但資金仍會流出此產業尋找更有獲利的產業了。而當全球政府都在推動,那就是大趨勢了。這就是我們尋找的產業。尤其是我們通常從起點切入,因此就會有很豐厚的利潤,例如我們在東隆興上高達60倍以上,而我們在乾淨能源上也累計高達80倍以上的獲利。就是一個例子。2016年起我們更豐富了投資的內容,將在特別會員方面加入波段操作與短線操作部份。但不願意的人可以多作說明。
既然如此,那麼台灣的加權指數在2016年的下跌代表的只是就產業的萎縮而已。中國為了降低污染必需要減少污染的來源,所以這些傳統上會造成污染的產業仍將繼續消失中。因此台灣身為供應鏈的一部份就必須承受這樣的後果。但是中國在轉型中,也必定會有新出路與新供應鏈的出現。這就是我從去年5月就一直開始講的“改朝換代"行情。這並不是一次空頭市場而是一次大改變。有的人會因此受利,有的人因此受害。而由於受害的多屬傳產的大型企業,因此對加權指數就會造成傷害。
其實早在1990年代中當電子業崛起時就對當時的傳產業造成淘汰效果,只是到2000年代後又因中國的傳統上的大型建設的崛起而又再度復活。因此做投資,就要能抓住長線的大趨勢你才能避免做出錯誤投資。像我們找到這些大趨勢的股票一樣,股票不在數目,也不在進出的頻繁與否,而在於能否有正確的眼光。能否掌握世界的時勢動向。因此如果有個老師老是帶你股票進進出出,這就是一種毫無實力的操作法,表示他對未來的世界方向是看不清楚的。所以只好利用進進出出來獲利了。
但問題是這種辦法並不是好方法,除了傷神之外,未必賺到大錢。當你在進進出出時,最高興的必然是你的營業員。多數人總有錯誤的想法以為進出之間越頻繁就越有錢賺,結果天天都在做當沖。沖到最後只是覺得“奇怪自己的錢怎變少了",甚至變沒了。才在後悔不已。所以就像科斯托蘭尼一樣,我要奉勸學當沖或學短線進出的人,“我從未聽過靠短線操作可以賺到大錢的人"。靠短線操作只有特殊時機時。尤其在未來這段時機中恐怕要做短線都要小心點,因為黑天鵝特別多,今天看壞未必明天續看壞,同樣的。外在變數實在不少,我們在去年底做放空期貨時也沒想到一下子暴跌這麼多。
中國的情況仍然很不穩定,習近平仍給人家一種謎一般的感覺。甚至中國目前雖在改變軍隊的體制,但中國軍方的權利能否被牢牢的掌握住?這點都讓大家還有疑問!因此中國雖在轉型中,但中國卻用自己的一套(例如中國式的供給面經濟學),這種利用國家權力直接改變供需方法當然是最快的方法,也絕對不可能是民主國家所能做出,但也會給台灣與世界帶來很大的衝擊,財富不只在重分配,而且是在快速的改變版圖中,你繫好安全帶了嗎?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因應中國的大改變所帶給台灣的大影響,你將會在此改變中沒頂!你如果不想沒頂,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