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琪碼果然接替昶洧大漲
在前幾天我們引用昶洧的漲停說“這會引起另一檔股票的大漲"。許多人都以為我說高力,但我一直說“高力是長期的看好股票"。大家卻聽不懂長期的意思。長期表示的是慢慢的上漲。像昶洧為什麼噴出?因為他是現在立即可看到的比較(與TESLA)。美琪瑪與高力的差別就是其應用就是在電動車上。因佌當電動車出現爆炸性成長時,當然這也表示其重點的電池也會出現爆炸性成長。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琪瑪第三季的毛利率看到爆炸性的提高。所以過去幾天出現連續性的大漲。想想看電動車的關鍵在那邊?至少到目前為止,就是電池。因此對於這種以電動車為主體的相關零組件材料當然會出現大成長。這也是TESLA要蓋大電池廠的原因所在,中國說在2020年要有500萬輛電動車,那麼電池需求有多驚人就可知道了。
我經常說根據全球大趨勢是可以預知的,因為前後之間都有因果關係。這不只出現在電動車大增會引起電池需求這種小事,也會在中國強壯後大秀肌肉就會引起美國回防越南這種大事上。如果你知道這些全球大趨勢的因果關係,你就會跟我們一樣當初不會漏掉越概股,像儒鴻、東隆興與百和的崛起。這代表著股票的投資不必天天汲汲營營去看“今天有什麼壞消息或好消息"了。
其實股票只要買對,就不必去在乎美國升不升息,1994-1999年泰國股價指數從1750跌到220點,但當時泰國的幾檔電子股在同時間漲幅依然超過5倍。在1994年美國全年大升息7次,但台灣因為有電子股的崛起,那一年電子股像鴻海、台達電不也是依然是大漲的嗎!當然這中間不會一路上漲,但只要有耐心你就可以看到豐碩的成果。
所以假如想要賺大錢,那麼你必須知道你有沒有足夠的耐心。總不能想要一步登天。反之你如果認為你並沒有足夠耐心。那麼去勸你可以參加我的短線行列,每次5%獲利,一滿,就完成一次,等到有機會再進場。像我們賣掉昶洧後今天就整天觀望。所謂短線操作並不是每天進場就是短線交易。而是重點在如何能進場後安全的達成目的出場。或許跟大家想的不一樣,短線交易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安全出場。因此事前的等待就變成很重要了。這是跟長線投資的事後耐心等待不一樣的。
很多人在短線交易中經常被迫停損出場。因此結算下來老是因停損而折損不少,甚至賺不到錢,那是很可惜的。這種人當然就是營業員的最愛了。請不要這樣,需知你一進場至少就要負擔千分之四上下的費用。10次就是百分之四。若你每次都只賺個1%,那麼一閃神一停損,上一次賺的就沒了。何必呢!因此理論上,是越少進出越好。那就是長線或中長線投資。當然就像我們說的要依循全球大趨勢。不過就在中長線投資過程中股價的波動總是較大的。因此我們選擇一個中庸之道:細心進場,安心出場,不停損,但穩當獲利。也不用擔心股價的漲跌波動。
目前的美國升息應概不會再跳票了。所以未來的產業資金集中化將更明顯。以後做錯產業,看似要反彈可能立刻就反轉。因此長期投資的選擇產業就更加重要。而像現在許多分析師老是產業、股票跳來跳去的以量價關係來買賣股票風險將越大。有許多股票眼看跌多了,以為要反彈,卻一下子隔天就風雲變色。這就像1990年代末,許多傳產股眼看跌到夠便宜了,本益比4倍,5倍,卻想不到一買立刻被套,繼續再跌。這就是所謂的資金集中化。
因此當時會發生的情況恐怕還會繼續發生,包括將由當時總統的陸委會主委來執政,都有類似的環境。因此兩岸的情況是否會再度不同於過去,這並沒不好。否則把台灣鎖在中國才真的是鎖國。而外資是否會流出多少,也端看台灣產業走向,如果都以碳源為產業,那麼缺乏創新,又不靠近美國,就會容易外逃。反之就會反而流入。因此未來蔡英文趕快修補台美關係是很重要的。
不過時間再拉回來到明年5月以前,台灣企業的被併購價值將造成此一階段中指數或個股有不錯的題材,同時財報在這一段期間中也是空窗期(Q3財報將在15日截止到明年4、五月後這段期間是空窗期),配合國共的合作,將有許多企業因此得以被賣,被收購,縱使長期不是好事,但短期卻是利多。
不過不管是中長線或我們定義的短線在這段期間中卻不必緊張,就像接著大漲的美琪瑪一樣,當新的全球大趨勢來時,總會有大漲的股票相對崛起。至於短線更不用擔心,因為只取一瓢而飲。只要小心,風險當然更小。